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0页 (第2/2页)
肆无忌惮的结党谋私了。长此以往,吏治败坏,风气不正,朝廷里还能有可用之人么?” “朕行的是忠恕之道,这也是朕从太皇太后那里学到的,你读的中庸里,不是也讲了忠恕的吗?” 康熙笑了一笑,“不过这忠恕之道,也不是人人都能用的。对于大jian大恶之徒,朕自然不会姑息。朕只是没有想到,你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见识,只不过你还需多历练多读书,你这嫉恶如仇的想法,若用在治国理政上,非出大乱子不可。吏治正不正,岂可一概而论?朕也不是昏君,自然也和你一样,由不得人败坏吏治,败坏风气。” 胤礽没有办法改变康熙的思想,也没有办法告诉康熙,就因为他的忠恕仁厚,以至于后来康熙朝晚期吏治败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可是,叫他眼睁睁的看着这种事情的发生,他又是不愿意的,他甚至想到,如果自己能顺利即位的话,难不成要接手这样一个烂摊子吗? 胤礽想来想去,还是决意往后再慢慢看看情况,然后再一点一点的影响康熙的想法好了。 出了地宫,康熙告诉了胤礽一个好消息:“朕决定了,明年就开始修文华殿,修好后,就将那里作为你出阁讲书之处,这两年你要好好读四书及书经,到时候也好在九卿科道跟前给朕露露脸。” 经过这半年多的观察,康熙发现自己这个儿子极其聪慧,诵读功课一百二十遍后基本就能记下来,而他讲过内容文义后,胤礽也能复述的相差不足一字,简直就是天赐奇才。康熙深以为傲,在礼部上书半年多后,就同意了礼部的奏请,决定修文华殿,定此地为太子出阁讲书之处。 他之所以这个时候带胤礽来看赫舍里,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他是想让赫舍里看看他们的儿子,他想告诉赫舍里,他们的儿子确确实实的平安长大了。 这个消息倒也没有让胤礽很是惊讶,在他的计划中,他也确实预备就在这一年内就要将四书五经皆读熟会讲的。眼下,就只等文华殿修好,修好之后,他就可以出阁从师读书了。 因此,他回答的很是郑重:“是,儿子明白的。儿子一定不让阿玛失望!” 看着胤礽小脸上郑重其事的表情,康熙有些心疼,胤礽读起书来比他小时候还要用功,他小时候读书太刻苦以至于咳痰中带血,他可不希望胤礽小小年纪就累坏了身子,因此,他摸摸胤礽光亮亮的小脑袋,带了些疼惜的口吻道:“朕不着急,你也不要太着急了。你的时间还多得很,在你没有完全准备好之前,朕不会让你贸然去讲书的。你成日里除了读书写字就是练习骑射,已经很好了,朕以为,你也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了。朕还精神着呢,还能替你顶个几十年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