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节 (第2/3页)
的失去了他们伟大的领袖。 这就是事实,残酷的事实。 哀痛,哀痛,除了哀痛,就只剩下哀痛了。 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粉碎了□□。 转眼就到了一九七七年,乔娇娇拿着吕静乔章寄来的信正看着呢,二嫂赵来娣叹着气走进来了。 乔娇娇看她:“二嫂,你这是怎么了?” 赵来娣有些无语的说:“刚才去了趟老屋,晓晓妈有事儿找。” “什么事儿啊让你这么发愁?” “能有什么事儿,不就是问我能不能联系上荀宁爸爸,你也知道,现在已经有人开始平反了,她这不就是惦记上了吗。” “咱们家和荀宁父亲那边可以说是根本不认识,大伯母也没来什么音信,咱们怎么去联系荀宁父亲呀?淑华阿姨找荀宁父亲是有什么事儿?” “谁知道呢,我也是这么说的,荀宁爸爸和爷爷又不是在一个地方,大伯母联系的一直也是荀宁爷爷。现在荀宁爷爷都走了好几年了,这不管他以前是不是有权有势,人都没了,自然是人走茶凉。至于荀宁爸爸,看她王淑华这些年怎么对荀宁的,人家当爹的就是心再宽,也未必不会计较。她那些打算呀,我觉得难。” 乔娇娇好奇:“二嫂,你的意思是你猜出淑华阿姨的打算了?” “这还用猜,她虽没说,但她这个人,不管干什么事儿都是为了那个闺女。你应该也知道,七一年秋天,荀晓晓荀宁一个去了兵团,一个去插队了。这兵团,要和插队比,肯定是强点儿,但也强不到哪里去。其实如果我是晓晓妈,我宁可让她去插队。” “为什么呀?” “为什么,傻呀你,自然是为了偷懒了,孩子去插队,那是挣工分,去了干的活儿少,最多也就是挣的工分少点儿,顶多被当地老乡念叨念叨这孩子懒骨头。 难不成老乡还会逼着你压着你去干活儿?不可能。她家里也是有钱的,每个月寄过去粮票寄过去钱,这日子能难过到哪里去? 要是再给大队那些干部塞点儿红包,给你安排个轻松的活儿,那不就是去了混日子就行了。吃不了多少苦。” 说着赵来娣嗤笑:“反而是去建设兵团,这才是正儿八经会吃苦的。那可和插队不一样,你按时按点儿的,该种地就得去种地,该吃饭就得去吃饭。 你偷个懒试试?去建设兵团也就比当兵轻松点儿。晓晓妈真是糊涂,建设兵团发的那些钱他们家缺吗?不缺。但兵团那苦可是她闺女受不了的。” 乔娇娇这么一听,也觉得有些道理:“是啊,去兵团那就是和当兵一样了,但去插队,管着的最多就是当地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大部分地方的老乡还是淳朴的。如果想偷懒,肯定还是插队偷懒比较容易。” “晓晓妈估计还是担心荀晓晓脑子不好,挺漂亮一闺女。如果去插队了,和个知青处对象还好说,万一和本地人处对象,那晓晓妈肯定是不乐意的。 建设兵团呢,知青们接触的还是知青,管理他们的还是部队的。荀晓晓就是处对象,最起码不会找个农民。” 乔娇娇以前没往这方向想过,她原本以为淑华阿姨是担心下乡的地方不安全,从安全角度来说,插队真没法和兵团比,插队要是运气不好,遇上的大队长不好,再有个什么二流子,对女知青来说真是要命。 赵来娣又说:“不过晓晓妈这个担心也是对的,果然知女莫若母,七三年的时候荀晓晓不是就写信回来说处对象了,对方也是个知青。 七四年就结了婚,晓晓妈还问咱们家借了不少布票要给她做新衣服。七五年孩子也生了,老大才生,还没几个月呢,又写信来,说怀上老二了。去年冬天生了老二。” 这事儿乔娇娇是知道的,当初荀晓晓去兵团,还是被骗以为吴康也要去插队。 后来知道吴康压根儿没准备下乡,才发现两人都被朱灵给骗了。 可骗了又怎样,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荀晓晓和朱灵相处的时候,也是个没心眼的,很多事都被朱灵套话了去。 最后只能抢了荀宁去兵团的名额,让荀宁去下乡,她去了建设兵团。 当初听荀晓晓说着,又是为了吴康去下乡,又是在以为吴康和朱灵处对象,还想横插进去,还以为她对吴康有多么深的感情呢。 结果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