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节 (第3/4页)
“钟叔,你闺女可真懂事孝顺。” 钟大山呵呵笑道,“不止呢,我闺女弹琴弹得好,今天也被老师夸奖了。” 车上立刻有人接话道,“上次你家闺女比赛还上了报纸,连我们村都出名了,别人都听说我们村出了个钢琴神童。” 其他村民也忍不住露出艳羡的神情。想起两年前钟大山要送闺女上县城少年宫学习钢琴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劝他,说一个闺女赔钱货早晚要嫁到别人家去何必花这么多钱。 还有那什么钢琴艺术是他们这种穷人家能学得起的吗?可别到时候养成了个金贵的娇小姐。 钟大山却听不进别人的话固执己见,不仅省吃俭用辛辛苦苦攒钱,光是这每个月接送都要费上不少工夫。 村里不少人在私下笑话他脑子坏了,结果现在就被打脸了。不知是不是钟家祖上烧了高香,人家闺女是真的有天分,回回比赛都能拿冠军,还有不少奖金。 所以别看钟家现在日子过得苦哈哈,但咬牙供下去,早晚能飞黄腾达,光宗耀祖的,到时候一家人都能享福气。 钟大山没多在意别人说的话,脱了大衣给闺女盖着还怕她被风吹冻了,心里只觉得骄傲欣慰。 等出了县城离村子近了路开始满是泥泞,崎岖不堪起来,阿洛也在车上看到了原主悲剧中的那段毁于山洪中的河堤。 钟家所在的村子名叫三河村,边上的河堤是五十年代末修建的。 县城自建国起就没有发生过天灾,一直安安稳稳的,这河堤也就多年没有维护修葺过,在遇到那场大型山洪更是造成许许多多的伤亡,不止是房屋田地被冲毁,连人也没了。 回到钟家,和原主记忆中一样,家里穷,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屋里放东西的台子都是用砖和泥垒起来的,院墙也是用泥巴混合麦秸杆的土墙。家里最值钱的莫过于猪圈里的一头猪,院子里跑的十几只下蛋的母鸡,还有十来只鸭子。 原主的父母每天起早贪黑去地里干农活,哥哥平日在村头造砖窑厂工作挣钱补贴家用。 但和原主后来孤苦无依四处颠沛流离的生活比起来,有父母家人在的日子虽然清苦,却已经是记忆中唯一的幸福了。 钟母江淑英就是最普通朴实的农村妇女样子,家里家外样样活都能干,也习惯了钟大山是一家之主,什么事都听他的话。送女儿去县里学钢琴的事,从头到尾她都没插上话,只是每回都等着钟大山把女儿接回来,怕夜路不好走,见人到家了才放下心来。 “饭和菜都在灶上热着呢,就等你们回来了。” —— 晚饭是简单的白菜豆腐和红薯饭,钟家一年到头也就年节时能吃上荤腥。钟大山又把在县城买的大rou包子给钟母当加菜,还说道,“我今天在县里接了个活,以后送菜给几个餐馆。” “我问过七叔家的东子了,他家的电动三轮可以租给我,每天早起把家里种的新鲜菜送进县里卖。” 国家改革开放后,连他们这边偏远的小县城生活也跟着变好了,许多人吃饭买菜也挑剔了些,餐馆那只要是新鲜的菜那都要,钟大山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就是家里的田地缺不了人,还想着供女儿学钢琴,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哪里舍得买电动三轮车。但今天于老师又和他谈了。 于静说的便是希望保护钟秀的天赋,想让她能有更多的时间练琴,去理解音乐,思考音乐乃至表达音乐,好尽情能发挥她的天赋。 钟大山咬咬牙一狠心,与老师商量好原来的一周三次改为一周五次去少年宫,哪怕勒紧了裤腰带再辛苦点也要为孩子的前途着想。于老师也表示会尽量和少年宫的负责人商量,争取一间琴房来给钟秀练习。 在晚饭的餐桌上,钟大山便宣布了这件事。 钟大山又有些愧疚道,“地里的活以后就要多辛苦你和阿粱了。” 原主的哥哥钟粱长得浓眉大眼黑黑瘦瘦的,但却很有精神头,满口答应下来,“爸,你就放心去县里吧,家里有我呢,砖窑厂最近也没接到什么活,我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