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弟弟的初恋_第1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节 (第2/2页)

影响很大吗?

    第11章 优点

    他从沈涛那拿了一份小茶点,朝鹿呦走了过去。

    “我上次看你,还以为你挺爱吃这个茶点的。”

    在躺椅上小眯的鹿呦突然听到身侧有声音,睁眼便看见程泽允正站在自己身侧,手上拿着一个透明的小袋子,里面装着抹茶色的点心。

    这确实是她最爱的抹茶点心,不过,他是怎么发现自己喜欢这个东西的?

    程泽允似乎总能很快猜到她的心思,她只是几个动作和眼神,他就自动回答了她心里的疑问:“上次看到你晚上跟助理跑出去,专门就是为了买这个,猜的。”

    自从那次看到后他就记在了心上,专门吩咐沈涛去找了周边做抹茶点心最好的店,假借给全剧组请客的理由想请她吃。

    可惜上次遇上她请假回家,没想到今天她依然不领情。

    鹿呦细想,确实在某天晚上发生过这样的事,只是没想到竟然被程泽允看到了。

    她撇了撇嘴:“那你还挺厉害,看到就算了,竟然还记得住。”末了又絮絮叨了一句,“难怪台词总是记得那么好。”

    “所以,要吃吗?”程泽允没理会她的夸赞,反而又晃了晃手里的点心。

    “谢了,不过没胃口。”

    他听了也不强求,把点心交给了小周,然后就势坐到了鹿呦身边。动作一气呵成,理所当然。

    直至感知到山口的风突然被旁边人挡住了不少,鹿呦突然意识到一件事,这小子,怎么总是莫名其妙出现在她的身边,还总跟她待一块儿呢?

    她望着他,表情探究。

    他回望她,动作自然。

    鹿呦挑眉:“又要对剧本?”

    程泽允答得快速干脆:“不,来慰问同事。”

    鹿呦也奇怪,要是往常,男演员这样无时无刻围绕着自己,她肯定要觉得烦死了,而且还会怀疑对方心机叵测。

    偏程泽允这样,她一点不觉得反感,也不会觉得他另有企图。难道自己真的是个以貌取人的人吗?就因为程泽允长了一张人畜无害的脸,还有一双清澈无比的眼睛,她就对他好感倍增?

    说到眼睛,这一直是鹿呦最注重的地方。她接触过的娱乐圈好看的皮囊多不胜数,然而能兼有一双纯净眼神的,却没有几个。

    可能因为这样,与他相处时,心情总是很放松不会有压力。又或许,是因为他年纪太小,而且之前多次对自己示好,她觉得他对自己造不成危害吧。

    说起之前多次示好的事,她倒是来了聊天的兴趣。心想聊点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对等会拍戏也是一件好事。

    “据说你是我的粉丝。”她开门见山。

    要是以前,说本人面前这种话,她应该是会觉得羞耻加不好意思的,也怕唐突到别人,但是她现在发现了,面对程泽允,她就是敢这样随意把这件事说出来。

    程泽允大概没想但到她会突然提起这个事,还那么直接,愣了一下,然后,点了头。

    “为什么?”

    是啊,为什么?她是真的好奇。当然了,也是想听听彩虹屁。

    她现在心里就一个想法,说点让我开心的事吧,夸我美貌夸我演技夸我啥都行。

    程泽允转头看她:“这次我可以看着你说吗?”

    “……”怎么感觉这话有点奇怪。

    但是无可否认,程泽允盯着她的目光已经让她开始感到有些不自在。

    她装作若无其事地别开了脸:“说正事就说正事嘛,突然扯这个干嘛。”

    程泽允嘴角轻扬,心里只觉得她别扭的样子真是可爱。

    “可能,因为你的善良吧。”他也没再执着追逐她的视线,转而认真回答了她的问题。

    “……”

    善良?

    你跟我说你从小就把我当偶像当女神是因为我的善良。

    善良这词虽然很万金油,但是说实话,在面对这种问题时,却不一定是女生爱听的。特别对于鹿呦来讲,或许她更希望听到他说因为她的美貌,因为她的才华,因为她的性格……

    总之,在她看来,很多词都比‘善良’要来得走心。

    对!就是走心!

    觉得程泽允很不走心的鹿呦,虽然对他的答案不太满意,但断也没有逼他说其他答案的道理,只得皮笑rou不笑地呵呵了两声,然后回复:“我确实一直有在做慈善。”

    “不是因为这个。”

    诶?

    鹿呦心想小子你要换答案了吗?

    emmmm那就说你就是为我美貌倾倒了吧,我不会觉得你肤浅的!

    这边鹿呦心里活动一大堆,程泽允却开始沉浸在回忆里,神色柔和。

    他娓娓道来,像是再说一件遥远却对他极为重要的事。

    “可能你不记得了。我小时候曾经跟你一起客串过一部电视剧。跟你不吃香菜一样,我平时也不喝牛奶,不过不是因为不喜欢,是因为我会过敏。可是就是那么不巧,那场戏就是要求我喝牛奶,那时候我才九岁,性格内向,拍摄的时候爸妈刚好不在身边,我不知道怎么跟全都在忙碌的大人们说这个事,也没人注意到我这个小孩子的需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