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做可汗_第297章李路的新文化运动(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7章李路的新文化运动(上) (第2/2页)

学校学生国文科之不能应用,与夫国文教师之难得,私塾教师之不晓文义而无术,以改良之也……故同人等以为国民学校之教科书必改用白话文体,此断断乎无可疑者,惟既以白话为文………择一最易明了而又于文义不相背谬者,定为准则,庶可冀有推行之望,此同人等发起斯会之旨也……

    好吧,这个通告其实还是带着不少的文言文痕迹,但至少能让大部分老百姓能看懂这是个啥东东了

    李路充分利用了白话文这个大杀器,在宣教部、锦衣卫等几个官方机构的支持下,他一手搞出来的童子军就组织了少年宣讲团,关于这个少年宣讲团,碎叶城第三大报纸《黎明报》是这样描述的……有少年宣讲团之组织,专以启化村童知识,维持社会道德,改良风俗为宗旨,每逢休沐及节假日休假之期,分赴内地乡村,宣讲并编成各种歌辞韵语,以引起听者之兴趣,刊印浅易白话讲义到处分送或张贴街衢……

    这还没完,也是在这年的十一月,宣教部正式发文通知帝国各省和直属州郡,明令各地国民公立学校其他各科教科书,亦相应改用语体文。

    通告里写到各省以及帝国直属州郡,国民公立学校国文科均改为国语科,业经本部将国民学校令及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修正,以部令第五号和第八号公布在案,并通行各省以及直属州郡。定自轩辕黄帝3353年十月一日起,凡国民公立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查本部审查教科图书规程第二条,审定图书,系认为合于部令学科程度及教则之旨趣,堪供教科之用者。如今坊间出版国民公立学校所用各种教科书,曾经本部审定者,自经此次部令公布以后,其教材程度,即不免多所不符。

    兹特依据部令酌定办法如下凡照旧制编辑之国民公立学校国文教科书,其供第一第二两学年用者,一律作废,第三学年用书,秋季始业者,准用至轩辕黄帝3354年夏至为止。春季始业者,准用至3354年冬至为止。第四学年用书,秋季始业者,准用至3355年夏至为止。春季始业者,准用至轩辕黄帝3355年冬至为止。至于修身、算术、音乐等科,所有学生用书,其文体自应与国语科之程度相应。凡照旧制编辑之修身教科书,其第一学年全用图画者,暂准通用。第二学年所用文体,与国语科程度不合者,应即作废。第三第四两学年用书,均照国文教科书例,分期作废。算术教科书,在未改编以前,准就现行之本,于教授时将例题说明等修改为语体文,一律用至轩辕黄帝3355年冬季为止。各校教本,均应一律参改语体文,恐未周知,特此通告

    大英王朝的白话文运动用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使教育得以普及,一些和李路志趣相投的开明文人协助这位大英王朝的掌舵人在这新旧交替之际,顺应时势,制定了一套既符合白话文,又不失传统文言精华的语法、语义标准,使英国的国民教育,既能承华夏前人之余泽,又能启后人之智慧,可谓善莫大焉。等到宣教部的通告一出,白话文彻底击垮了文言文,在英国成了主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