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 别为了面子死磕 (第5/7页)
然而,李瀚章就不是这样。有一次,下级官员向他敬茶,然后到门外恭候。李瀚章一边慢条斯理地喝着,一边让下人点烟,大半天后,才傲慢地离去。 光绪时期,御史谭钟麟被下放到浙江某地担任知府,此时,李瀚章是浙江的最高长官,照规矩,刚到任的知府应当去李瀚章那里拜会。谭钟麟见了李瀚章,当即跪拜,可李瀚章大大咧咧地坐着,没有回礼。 谭钟麟怒问:“大人,您的脚有毛病吗?” 李瀚章回答:“没有。” 谭钟麟又问:“大人,您眼睛瞎了吗?” 李瀚章又回答:“没有。” 谭钟麟不客气地说:“既然大人您腿脚也好,眼也不瞎,那么在下拜大人,大人有什么理由不回礼呢?” 李瀚章思来想去觉得自己有点儿过分,后来主动登门,向谭钟麟道了歉。 有些人说话办事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用威势去压人。起初,别人不知底细,未免会被他的架势唬住,从而毕恭毕敬,可时间久了,知道这个人无才又无德,谁还会尊重他呢? 很多人认为,在下级面前,晚辈面前,自己应当摆出长辈或领导的架子,对方慑于自己的威仪,才能顺从自己,尊重自己。如果被下级当众反驳,自己就会威信扫地。出于这种心理,有的人被下级反驳时,会不分情由地指责下级,甚至怀恨在心,在以后的工作中,给那个下级“穿小鞋”,这么做,就能维护自己的威严了吗? 李峰在一家民营企业工作了四年,称得上是老员工了。前些天,他升职了,同时兼管两个部门,老板很认可他的工作,把他视为心腹。 李峰原先所管的部门,有个技术人员,名叫王博,两个人关系非常好。当初,他们两个和老板一手把部门建立起来,王博一直很服从李峰的管理。李峰升职以后,把王博提到了副职的职位。 一次会议上,李峰提出了一个方案,让他意外的是,其他人都表示赞同,而反对自己的,竟然是一向交好的王博。李峰脸色很不好,冷冷问道:“你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王博把方案当中的技术问题指了出来,他认为,以公司目前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做出更好的方案来。 虽然李峰心里清楚,王博之所以提出异议,是为了公司的发展着想,可他无法接受的是,公司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两个是多年的好朋友,李峰身为上级,却被下级当众反驳,他新官上任,刚烧第一把火,就被人来了个下马威,岂不是威风扫地? 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严,李峰先是批评了王博,说他不自量力,之后,又冠冕堂皇地说,公司应当稳健向前发展,新的技术不是不能用,但要经过充分验证才行,云云。 王博的技术水平在公司里有口皆碑,有几个同事便替他说了几句话,可李峰的态度偏激,根本就听不进去。李峰强制推行了自己的方案,不久以后,又找了个借口,降了王博的职。两个人的关系破裂,公司同事对李峰的霸道作风也很不满。李峰不为公司大局着想的做法被老板得知,他把李峰叫去,严厉地斥责了他。 李峰也知道王博是为了公司的发展考虑,才反对自己的方案,如果他能以公司大局为重,接受王博的建议,会有损领导威严吗?肯定不会。工作中,下级反驳或顶撞上级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身为上级,应当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下级的反驳或批评,为了维护个人的颜面,而损害集体的利益,是无法服众的,反而会给人以心胸狭隘的印象。 如果下级反驳上级是出于善意的,大多数人还是能够接受的。如果下级不怀好意,故意反驳,甚至是顶撞上级,应该怎么处理呢?首先要静下心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看下级反驳或顶撞你的原因是什么。不管对方是出于一时的不服气,还是对你有成见,都说明你有需要反省和改善的地方。尽管以下犯上使领导有失体面,甚至下不了台,但作为上级,不能一味地抱怨下级的无理,而是要有自责的勇气和理智,尽快从窝火的心态中解脱出来,多自查,多反思。 俗话说:“驴架子大、马架子大值钱,人架子大了不值钱。”装腔作势、傲慢无礼的人是很难得到尊重的,就算有人顺从,那也多半是碍于权势地位,心里未必真服。真正有知识、有智慧的人,即使再有资历、再有权势,也会表现得谦卑。没有架子,平易近人,才能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 ◎ 放低姿态,会赢得更多尊重 有一个人早晨路过报摊,他想买份报纸,却找不到零钱,于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