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零一章 无愧 (第1/3页)
只听一阵sao动,随着明晃晃的火把蜂拥而至,宫里值夜的人瞟见树下两道黑影,纷纷朝这边厉声大喝。 “救人……”阿笙两个字才刚呼出口,却被荀彧抬手掩住嘴,低低劝止:“别叫他们。” 言罢,他缓缓从她怀里坐起,咬了咬牙,吃力地扶住她的肩从地上站稳,声音仍旧沉稳温和,朝前来的侍卫们道:“我适才饮酒不知节制,才不慎失足跌倒在地,并非是什么贼人。” “令君保重身体。”众人见是尚书令荀彧,纷纷恭谨地跪地问礼,“我等有眼无珠,天黑目昏,冒犯了令君请恕罪。” 荀彧摆手:“无妨,你们都散了罢。” 待最后一个人的背影消失,他突然一个踉跄向前栽倒,许是头重脚轻,一时竟再度站不稳。 “我替你寻太医,他们医术高明,一定有办法能救你。”阿笙心酸地拉他坐在地上,迫不及待地欲冲出去,匆忙道。 “别寻太医!”荀彧忽然出言相阻,伸手拉住她刚跨出一只脚的身体。 “咳咳——”他捂着心口,下唇已被咬出一道青白色细线,“去医馆问一下罢。” 阿笙闻言,一刻也不敢耽误,挽紧他半走半小跑地前往朱门,那里等着一辆她来时的马车。 车夫外表其貌不扬的憨厚脸,粗糙的长发蓬乱堆于脑后,粗布衣服邋邋遢遢,却是列席校事府第一的大校史卢洪。 阿笙将荀彧扶上马车,丢给卢洪一个眼色,按捺声音道:“去医馆。” 马车辚辚,木轮滚滚擦过,她和荀彧单独而坐,在黑暗狭窄的车厢里默然无语。 “你何必如此。”阿笙突然深吸了口气,泪水就势憋了回去没让他瞧见,尽管混杂着难以抑制的哽咽。 荀彧望了她一眼。 车外风很凉,深夜的星寂寥惨淡,漫天散落,映得她眸子也有些晦暗。 她盯着他,轻声说:“你替皇帝饮了鸩酒,是在牺牲你自己,用来保全他们两个人对不对?” 见荀彧不回答,她稳了稳被马车颠簸得不断摇晃的身子,继续道:“你既不可能让陛下身犯险境,也不愿让他怀疑是孟德授意在酒里下的毒,毕竟在此时此刻,最有可能想弑杀皇帝的人,只有曹孟德。你其实最清楚下毒之人的意图,若是真得了手,他们二人一死一伤,这是你最不愿看到的结局。” 月光掠进来,给他的侧脸染上安静与坚毅的力量,鼻梁高挺,眉骨优雅,勾勒出一个男子完美的轮廓。 只是衣裳上的血迹斑斑驳驳,格外触目惊心。 还有他的白发,一点一点地渗进原本漆黑的鬓角,肆意蔓延出寸寸缠绕的白雪,在月光下有些辨不清颜色。 他怎么也会老呢。记忆里的荀文若应该永远年轻气盛,绝代风华的呀。 讽刺的是,只有此刻,他才会这样靠在阿笙的肩膀上,却平静得不发一言,让她猜不透身旁这个人在想些什么,又不敢拿自己的心思去揣测他。 马车在深夜长寂的街上疾驰,周围三里过去,没有半点人声,只余马的嘶鸣和阿笙急促紧张的呼吸交错,平空给黑夜蒙上阴影。 “彧平生立身处世,只求无愧于内心。”他猛地咳嗽了一阵,终于艰难地开了口,才说罢一句话便被喉中涌出的鲜血堵住,牵出唇角的血丝。 “我不要你无愧内心,我只要你好好活着!”阿笙忍不住用袖子去擦拭,激动地叫出声,顿时惊起驻足在街边梧桐树上的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