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搬山倒海 (第12/14页)
刘禹和柳深得了份额外的小差事,帮着提笔记录双方商议内容,邵云岩在离开大堂去找陈平安之前,已经为这两个船主各自备好了书案笔墨。 天底下如何挣钱,无非是“开源节流”四字。 年轻人说那八洲物产,各有所长,所以具体如何开拓财源,减少跨洲渡船的支出,大有学问。其中在风物篇和渡船篇当中,册子上各有小序言,皆有开明宗义的文字,希望八洲渡船与各自背后宗门、山头,各自建言。 所以今夜议事,还真不只是跨洲渡船与剑气长城相互杀价这么简单,而远远要比这更加复杂、深远,涉及了所有跨洲渡船与各条旧有商贸渠道,需要重新去谈取货、议价、回报。 用那个年轻人的话说,反正都可以好好谈,敞开了聊,私底下聊,都可以。 纳兰彩焕一直冷眼旁观,只是越琢磨,越觉得里面的门道多,细细碎碎的,只要能够串联起来,就会发现,全是光明正大的算计。 若说以船主的切身利益作为威胁,是剑气长城在生意场上的一种蛮横出剑,是放,那么年轻隐官的诸多暗示,提醒在座商贾可以考虑考虑自己的大道修行,不妨多计较一些个人得失,而剑气长城非但不拒绝此事,反而乐见其成,甚至帮上一点小忙,这就是剑气长城的出剑了却归鞘,属于收。保证让所有渡船以后的生意买卖,不少挣,至多就是锦上添花。但是如果能够让所有船主,自己收钱入囊,从“自家”山头的笼统生意,变成真真切切的“自己”生意,那就是雪中送炭。 这一收一放之间,人心就不再是原先的人心了。 只不过这一切谋划,到底结果如何,还得看经不经得起世事的推敲,扛不扛得住以后诸多风雨意外的冲撞。 临近春幡斋中堂,陈平安突然问道:“有没有极其出彩的算账人才?” 邵云岩惋惜道:“以前我有个嫡传弟子,是此道高手,春幡斋的买卖一事,都是他打理的,丝毫不差,有那‘无中生有’的本事。” 陈平安问道:“有没有机会召回春幡斋做事情?” 邵云岩笑问道:“信得过我的看人眼光?” 陈平安说道:“人心难测,难不在于以前、当下如何,更在以后会如何,所以不敢全信,好在我很相信剑气长城的纠错本事。” 邵云岩点头道:“那我试试看能否召回此人。他在术算一事上,天赋极好,对于烦琐枯燥的数字,天生就有一种直觉,并且乐在其中。我原本给了他一封密信,去投靠皑皑洲一个生意较大的商家宗门,如果能够先在新的春幡斋历练一番,估计便不需要我那封密信去当敲门砖了。” 陈平安说道:“绑也要绑回倒悬山。” 两人进了大堂,之后大堂里开始了一场堪称漫长的讨价还价。 纳兰彩焕又大为意外了一次。 因为那个年轻隐官,好像故意是要所有人都往死里磨一磨细节、价格,根本不在意重新编写一本册子。 因为连那打定主意不说话的北俱芦洲渡船管事,也被陈平安笑着拉到了生意桌上,细致询问北俱芦洲是否有那与册子物资相近、替代之物。 一来二去,那些老修士也烦了,既然隐官大人摆明了要在商言商,他们就不客气了,这一开口,便是几句话的事情了。 与那剑气长城一条裤子的北俱芦洲船主,都如此了,南婆娑洲更不客气,就连嗓门最小的东宝瓶洲两条渡船,也敢多说些。 一些谈妥的新价格,年轻隐官就直接让米裕在册子上边抹掉旧有文字定价,在旁重写。 吴虬与唐飞钱,稍稍宽心几分,这才开口。 既有那将价格磨高了的,也有那不小心将价格谈低了的,总之,双方有来有往。 晏溟不再保持沉默,就连纳兰彩焕也没继续当哑巴。 越来越多的船主管事,毫不掩饰地在座位上掐指心算。 先前一排十多个剑仙坐镇,杀来杀去的,落座主位的年轻隐官,你说了算。 可如今这算账老本行嘛,算盘珠子滚上滚下的,谁胜胜负,可就不好说了。 皑皑洲船主那边,玉璞境江高台开口较多,一来二去,俨然是皑皑洲渡船的执牛耳者。 其余船主,对这江高台还真有几分钦佩,先前是鬼门关打过转儿的人,不承想现在还是如此不怕死。 江高台神色自若,尽显上五境神仙风采,实则心中却骂娘不已。他娘的老子是被那隐官大人逼着狠狠砍价,真当自己这么没眼力见儿,双手扛着脑袋当那碗口疤的英雄好汉? 陈平安抬头看了眼大门外。 不知不觉,天亮了。 账本上,没什么一锤子买卖,往往是许多条款,改了又改,双方显然还有的耗。 关键是随着时间推移,各洲、各艘渡船之间,也开始出现了争执,一开始还会收敛,后来就顾不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