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节 儒玄诸子之学下 (第3/6页)
元氏,甚聪悟。常升高坐讲《老子》。道虔从弟元明,隔纱帏以听焉。)无不能之。余风又流衍于北。(苻坚禁《老》、《庄》、图谶之学,已见第一节。《苻融传》云: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尚之。《苻朗传》云:每谈虚语玄,不觉日之将夕。可见其时清谈之风甚盛,坚欲崇儒,所以不得不禁之也。《姚兴载记》言:京兆韦高,慕阮籍之为人,居母丧,弹琴饮酒。可见洛下遗风,北方迄未尝绝。《魏书·程骏传》:六世祖良,晋都水使者,坐事流于凉州,骏师事刘昞。谓昞曰:“今世名教之儒,咸谓老、庄,其言虚诞,不切实要,弗可以经世,骏意以为不然。夫老子著抱一之言,庄生申性本之旨,若斯者,可谓至顺矣。”沮渠牧犍擢为东宫侍讲。世祖平凉,迁于京师,为司徒崔浩所知。显祖屡引与论《易》、《老》之义。是清谈之风,传播河西,又还归洛下也。)入隋乃息。(《北齐书·卢潜传》:潜从祖兄怀仁,怀仁从父弟昌衡。武平末,尚书郎沈靖有才识,风仪蕴藉,容止可观。天保中,尚书王昕以雅谈获罪,诸弟尚守而不坠。自兹以后,此道顿微。昌衡与顿丘李若,彭城刘泰珉,河南陆彦师,陇西辛德源,大原王修,并为后进风流之士。案其见于史者,又有羊烈,能言名理,以玄学知名。杜弼,性好名理,探味玄宗。尝注《老子》及《庄子·惠施篇》。《隋书·张煚传》:父羡,少好学,多所通涉。周代公卿,类多武将,惟羡以素业自通,甚为当时所重。撰《老子》、《庄子》义,名曰《道言》,五十二篇。煚好学有父风。《长孙览传》:从子识,建德初,武帝尚道法,尤好玄言。求学兼经史、善于谈论者为通道馆学士,识应其选。则周初粗犷之风,至此亦稍变矣。《北史》:卢辩弟光,好玄言,崇佛道,注《道德经章句》行于世。武帝少尝受业,无怪其有此雅尚也。要之北方谈玄之风,至周、齐而少衰,然迄未尝绝也。)自正始至祯明之末,历时凡三百五十年,通东汉之世计之,亦可云天道五百年而一变矣。 玄学之大功,在于破除拘执。其说之最要者,为贵道而贱迹。道者今所谓原理,迹则今所谓事实也。前此之言治者,率欲模放古人之形迹,自经玄学家之摧破,而此弊除矣。然人之善恶,实因其所处之境而不同。日与人相荡相劘者,人事固较天行为尤切。前此经世之家,欲举社会组织,解弦而更张之,其所cao之术或疏,而谓非解而更张,无以为治,其说固未尝误。而承新莽败绩之后,人莫敢言治本之计,徒欲移易人性,以求臻于上理。玄学之家,已有此蔽。继以佛学,其蔽愈深。宋世理学,力辟二氏,此见亦未能改,遂至冥冥千载,视社会一时之组织为天经地义而不可变焉,屡变无成,实由于此。此则深可叹惋者矣。 然玄学之家,所见究非恒人所逮。故有世俗拘守,视为天经地义,而实则拂逆人性者,惟玄学家为能冲决其网罗。《晋书·阮籍传》:文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前言由衷之辞,后语则随顺世俗耳。此与孔融“父之于子,当有何亲”之说,皆疾世俗拘执,所谓道者悉非其道而然。名士之逾越礼法,盖亦有所激,不忍随俗而出此也。(时人所重,莫如居丧,而诸名士居丧,率多违礼。《晋书·王戎传》:以母忧去职,不拘礼制,饮酒食rou,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裴顾往吊之,谓人曰:“若使一恸能伤人,濬冲不免灭性之讥也。”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武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此等说,乃爱好诸名士者,造作之以自解免于流俗耳,非其实也。《谢鲲传》: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时人为之语曰:“任达不已,幼舆折齿。”鲲闻之,傲然长啸,曰:“犹不废我啸歌。”毕卓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宴于瓮侧,致醉而去。《王忱传》:妇父尝有惨,忱乘醉吊之。妇父恸哭。忱与宾客十许人连臂被发裸身而入,绕之三匝而出。此等惊世骇俗之举,皆人所难行,而诸人忍而为之,必有大不得已于其中者矣。《隐逸传》:戴逵,常以礼法自处,深以放达为非道。著论曰:“儒家尚誉者,本以兴贤也。既失其本,则有色取之行,其弊必至于末伪。道家去名者,欲以笃实也。苟失其本,又有越检之行,其弊必至于本薄。”诸家之愤激,则亦疾其时之为伪而已。)然方内之士,则以为伤化败俗,疾之若仇矣。(《晋书·何曾传》:阮籍负才放诞,居丧无礼。曾面质籍于文帝坐曰:“卿乃背礼败俗之人,今忠贤执政,综核名实,若卿之曹,不可长也。”因言于帝曰:“公方以孝治天下,而听阮籍以重哀饮酒食rou于公坐?宜屏四裔,无令污染华夏。”帝曰:“此子羸病若此,君不能为吾忍邪?”曾重引据,辞理甚切。帝虽不从,时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