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闹三国_第10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4节 (第3/3页)

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这时候的诸葛亮才二十七八岁,算是一圈人里头最年轻的,比之郭嘉都要小上一轮!

    想到诸葛亮给关羽吹的彩虹屁,曹冲知道这是个高情商高智商的人才,不仅聪明绝顶、智谋百出,还很懂得处理人际关系!

    曹冲一脸乖巧:“听闻孔明先生擅琴,我老师不在身边,所以想来跟先生讨教讨教。”

    诸葛亮摇摇头,笑着说:“亮琴技一般,说不上擅长。要说擅琴还得数周将军,江东人都说‘曲有误,周郎顾’。”

    曹冲麻溜说道:“那我先请教您,再去请教周将军!”

    第103章 【师从何人】

    起初,诸葛亮对曹冲的来访并不惊讶。

    经过这两日的观察,他大致已知晓曹冲是什么性情,说白了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做什么都有一股子莽劲。

    他还知道周瑜昨夜去见了曹冲,两人就造廉价新纸之事达成一致,今日曹冲便被领去了造纸作坊那边。

    倒不是诸葛亮有意去探听,而是曹冲本就在麋家落脚,周瑜乘夜造访这种事麋竺怎么可能不与他通气。

    诸葛亮也想知道造纸成本怎么降下去。不过眼下他们连个像样的落脚地都没有,不像江东这样有大本营可以经营,想这些还为时过早。

    当务之急,还是先把南边数郡拿下来,给自个儿找个安身立命之所!

    因此曹冲既然说是来讨教琴艺的,诸葛亮便也让人把自己的琴取了出来。

    早前他们仓皇东逃,琴自是不好带,早丢在半路了。

    这琴是他们在这边安顿下来之后周瑜送他的,说来者是客,须得好好招待。

    周瑜此人姿容不凡,气度卓然,琴棋皆通,能文能武,着实令人心折。至少于琴这一样,诸葛亮自认是比不得周瑜的,他真心实意觉得周瑜在这方面的造诣更胜一筹!

    见了诸葛亮的琴,曹冲由衷夸道:“先生这把琴好!”

    诸葛亮微微扬眉:“好在哪里?”

    曹冲说道:“好看,油光锃亮!”

    诸葛亮沉默了一瞬,不知怎地有点不太好的预感。他看向摆到自己面前的琴,确实称得上是油光锃亮,只是看琴不能光看这个吧?

    曹冲一点都不怯场,见两个人面前都摆了琴,便兴冲冲说道:“冲曾听闻先生好为《梁甫吟》,不如今日先由冲给先生弹这个!”

    诸葛亮自然是喜欢《梁甫吟》的,听曹冲这么说便来了兴趣。

    《梁甫吟》讲的是二桃杀三士的故事,齐景公时期有三个权臣田开疆、公孙接、古冶子居功自傲,齐国名相晏婴认为他们会危及国家,说服齐景公设法除去这三人。

    齐景公依照晏婴的安排赏赐他们两个桃子,表示谁的功劳大谁能分走它们。

    田开疆、公孙接当场自夸了一通,一人拿走了一个,古冶子就生气地说自己“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难道不配拥有一个桃子吗?

    田开疆、公孙接闻言羞愧不已,认为自己功劳这么小还抢桃子,着实不应该,当场拔刀自绝。

    古冶子见两个好友死在眼前,自然后悔不已,直说自己不仁不义,也拔刀紧跟着田开疆、公孙接自杀了。

    作《梁甫吟》之人约莫是途经荒野看到三座坟茔相连,忆起当年“二桃杀三士”的典故,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诗。

    这诗感叹的是“三士”之死,灵魂人物却是最后一句“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中的晏婴。

    对于晏婴的做法,有人认为他是进谗言陷害忠良,有人认为他是为国家除去隐患。

    曹冲估摸着诸葛亮这么喜欢《梁甫吟》,应当不是欣赏那三个被坑自杀的家伙,而是欣赏晏婴。

    晏婴是个很有想法、很有能力的人物,以能言善辩、足智多谋著称,创造了许多有趣的典故,比如“南橘北枳”“华而不实”“挂羊头卖狗rou”等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