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节 (第2/3页)
蜜语都要动人,她现在看到什么有趣的书、有趣的摆件,也不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曹冲,想要与他分享这些东西。 见荀皱着眉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荀意不由问道:“父亲可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 荀看着女儿稚气犹存的脸庞,不愿她知道朝中的纷纷扰扰。他摇着头说道:“没什么,你安心与你母亲学管家便是。” 荀意说道:“仓舒他年仅十四便已封了邓侯,又素得丞相喜爱,日后肯定不会仅是个只有食邑的闲散侯爷。父亲您若是什么都不与我说,日后我如何应对各种局面?” 荀说道:“外面的事自有仓舒去解决,你只需替他打理好后宅之事便好。” 荀意见荀神色明显带着不容辩驳的决然,没再多说什么,依着荀的意思带着空掉的瓷碗离开。 荀目送女儿离开,又拿起压在案上那封信拆开,把自己写的东西重读了一遍。 他要说的话就是这些,不管怎么修饰都没有用,他并不希望曹cao走向那条注定要让许多人奋力反对的道路。毕竟,最初他们都是为了匡扶汉室才南征北战,曹cao这样做岂不是重蹈董卓、袁绍他们的覆辙? 到时候天下人借机兴兵作乱,他们前面的所有努力将会付诸东流。这样下去,仗不知还得打多久才能结束…… 他也知道自己可能说服不了曹cao,可有些话他不说,可能就没人敢到曹cao面前说了。他必须要劝,否则他心里不安宁,他不能眼睁睁看着曹cao走董卓他们的老路…… 荀独坐许久,终是没能改动半字,只能怀着沉重的心情把信封好,遣人送去给远在荆州的曹cao。 对于曹cao想称魏公之事,朝中诸人反应不一,各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辩,不时还能看到有读书人当街扭打起来,大多是一方说曹cao狼子野心,另一方说曹cao功在社稷称个魏公怎么了。 至于驻守许都的武官们,他们心里都想跟着曹cao去打仗立功,自是不会掺和这些事,他们只是默默站好自己的岗,顺便给曹cao递点许都这边的消息罢了。 曹cao陆续收到不少来自许都的信,看完后都不动声色地放下了,直至看到荀的来信,他才冷哼一声,把信摔到案上。 他知道肯定会有人反对自己称魏公,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荀会急吼吼地来打前锋。 孔融这些家伙都只敢暗中谋划,荀倒是胆大,直接就来信劝他不要这么做。 现在他正悉心培养一支装备神臂弓的军队,不出三五个月就能派上用场,到时候对江东用兵肯定大有用处。眼下他看周瑜他们攻打江陵就跟逗猫似的,只要张辽能守就好,用不着与他们较真! 若是他把江东也平定了,朝中肯定会有人想把他拉下来。 看看,他刚表露想要称魏公的想法,就有那么多人明里暗里跳出来作妖,以后刘协真的会真心敬重他这个功臣吗? 他们怕不是会想方设法给他安罪名、想方设法要夺走他手里的军权。 这样的事,自古以来可不罕见!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哪怕是为一家老小的性命考虑、为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部属们考虑,他也必须再往前迈一步,保证军队能够名正言顺地握在自己手里! 曹cao觉得自己的心没有变,等他平定天下,必然会推广新粮种,封赏功臣,修建学校,改变昏聩不堪的朝廷,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 至于汉室还要不要扶,就看他们愿不愿意顺应这番改变了。 若还是满朝昏昏,没一个想干正事的,又或是人人都对他诛之而后快,丝毫不念他多年征战之功,那这汉室不扶也罢! 曹cao神色阴沉不定,最后又拿起荀的信重读了一遍,只觉胸臆之中腾起一阵愤然怒气。 文若啊文若,你一心为汉室考虑,又何曾为我考虑! 曹cao提笔给刘协写了第二封信,表示我不是在和你商量,说反正就是要当魏公,你若不下旨我直接班师回朝与你好好说道说道。 曹cao叫人把信送出去,又让人把曹丕喊了过来。 第112章 【我去不得】 “父亲让孩儿去洛阳?”曹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