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5节 (第1/3页)
如果没有的话,哼,他们倒是要看看被选上的人是不是真的写的比他们好! 由于怀着这种想法的人太多,所以哪怕这次报纸加印了不少,还是有些供不应求。 报社那边于是开通了报纸订购渠道,只要订购一年且家在洛阳城,便可以享受送货上门服务,不必与人争抢! 足不出户,知天下事! 这话一出来,后劲可就大了,但凡家里有两个钱的都跟风订了份报纸,有些家中人多的还一口气订了好几份,要求家中各房儿孙读书之余也多看看报,开拓开拓眼界! 市井之中也多了不少“读报人”,他们拿到报纸后便给百姓们通读一遍,侃侃天下大事,说说诗文道理。 百姓们最爱听的是普法栏目,上头的案子让他们觉得既新奇又有趣,每天都要读报人重读一遍,然后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案情来! 有些早年曾走南闯北过的,当场又把自己听说过的奇案讲出来分享,一时间讨伐犯人恶行的、唏嘘受害者遭遇的、讨论该如何绳之於法以及如何判决的,应有尽有,好不热闹! 总之这个三月,《大魏周刊》在朝野之间掀起了极大的读报热潮,见面时你要是不聊两句报纸上的事,不管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都会觉得你这人太落后了! 徐干看着日益增长的《大魏周刊》订购量,热情越发地高涨起来。 他们选出来的稿子,竟会被这么多人期待和讨论! 那他们可得好好选! 随着《大魏周刊》的热度节节攀升,曹冲也终于盼来了他成婚的日子。 这是曹cao登基之后第一次有皇子成婚,朝中针对成婚流程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全程没有曹冲这个当事人插嘴的余地。 曹冲忍不住和曹丕嘀咕:“瞧他们争得,活像要成婚的是他们一样。明明要成婚的是我,怎么我连一句话都说不上?” 曹丕说道:“底下还有那么多兄弟没成婚,你这婚事自然得慎重。” 曹冲明白了,朝中这些老家伙要把他的婚事cao持成样板,以后再有兄弟成婚便比照着他的规格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年头治国用的是礼制,曹cao登基后很多方面都得慢慢收拾起来,所以做什么都得经过好几轮讨论才能敲定。 左右曹冲也不擅长什么成婚礼仪,索性就由着朝中诸人讨论去。 好在众人吵归吵,也没耽搁曹冲的婚期。 到了三月底,迎亲队伍便浩浩荡荡地绕着洛阳走了一圈,从荀家接到新娘后又浩浩荡荡再绕着洛阳走了第二圈,可算是把人从荀家接到了曹冲府邸。 这天曹cao虽没到曹冲府上去,却也在宫中开了宫宴邀文武百官同乐,显见是对这桩婚事十分看重。 成个婚得几头跑,哪怕具体流程有礼仪官去cao持,曹冲这个当新郎的还是累得不行。 若非曹丕他们都来帮忙,曹冲怕是会撂担子不干了! 等他好不容易从宫宴上离开,回到府中又得与前来赴宴的同僚与好友们饮了几杯薄酒,竟是难得地喝到半醉。 曹冲踏入新房,总觉得成婚这事儿真是奇妙。 明明结为夫妻的是两个小年轻,全程他们接触的机会却不怎么多,倒是要应对许多或熟悉或陌生的外人。 到了新房中就没那么多繁文缛节了,曹冲耐着性子在女官指示下完成一套讨吉利的流程,屏退左右替荀意取下沉重的发饰,顺便与她说起这两年他们暂且不要孩子的打算。 成婚之前这些事不好提,到了新婚之夜却是不得不提了。 这年头医疗条件一般,哪怕他有不少回血丹在手,只要没咽气都可以吊命,生孩子也是极为凶险的事。 十五六岁的女孩儿自己都还在长高呢,这时候便要生孩子,那不是拿命去生吗? 何况他自己也没做好当父亲的准备。 还是该等再长大些再来考虑比较好,等他们身体和想法都更成熟些了再要孩子也不迟! 荀意本有些紧张,听曹冲娓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