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节 (第4/5页)
到刘欣手上时,王嫣也已经回到了襄阳,正在家中与王振为了这事怄气,不管王振说什么,王嫣就是不同意嫁给徐晃。此时,仆人来报,说荆州牧刘大人亲自登门来访。 王振一听说刘欣来了,慌忙迎了出来:“大人你怎么来了,有什么事叫下边人吩咐一声就是了。” 刘欣满脸笑容,冲着王振拱手道:“恭喜恭喜啊。王员外,听说你有一女,生得美貌端庄,刘某今日前来,就是向您提亲来了。” 王振闻言,大喜过望,早将徐晃扔到了脑后,说道:“哎呀,大人若是看得上小女,叫人来说一声就好了,小人这就安排车轿,将小女送到府上。” 刘欣先是一愣,忽然笑道:“员外误会了,刘某此来是帮我兄弟来提亲的,我这兄弟文武全才,现为一郡太守,绝不会辱没了令爱。” 这时,沮授也赶了过来,接过话茬说道:“员外,有主公和我亲自做媒,这门亲事,你可不能推托了啊。” 王振大感意外,原来是徐晃先找了刘欣来说媒了,倒弄得他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说道:“既是大人的兄弟,小人那也是高攀了。不瞒大人,小人刚刚还在为了此事劝说小女,准备将她许配给您那位兄弟。” 在王振给女儿的信中并没有提到要将她嫁给谁,所以刚开始王嫣、张郃都不知道有徐晃这档子事在里面,刘欣就更不知道了,这下就奇怪了,按理说张郃和王嫣应该是情投意合才对,怎么还要劝说,于是说道:“员外,此事怎可用强,何不请出令爱,让刘某当面问问她的意思。” 王嫣一听刘欣叫她出去,便明白了三分,他一定是收到张郃的信了,于是满心欢喜地走了出来,朝刘欣道了个万福:“民女见过刘大人。” 刘欣说道:“姑娘不必多礼。我来问你,你可愿意嫁与我的兄弟。” 王嫣他听张郃说过七兄弟聚义的故事,现在知道徐晃的事了,瞄了一眼站在刘欣身边的典韦,狡黠地一笑,说道:“听闻大人有六位好兄弟,这边一位想必也是大人的兄弟吧,不知道大人说的是哪一位?” 典韦是个大大咧咧的性格,却不以为意,说道:“典韦自知长得丑,姑娘当然是看不上我的,可不许拿我取笑。我大哥此来是帮四哥提亲的,姑娘答不答应,爽快点,就一句话的事,我大哥忙得很,你可不能耽搁我大哥的功夫。” 王嫣是知道张郃排行老四的,被他一说,反倒害起羞来,俏脸一红,低了头两手**着衣角,只是不说话。 刘欣是过来人,哪能不明白她的意思,却假意说道:“姑娘既是不愿意,刘某可不敢勉强,这就告辞。” 王嫣急了,慌忙道:“别,我答应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唯有王振一脸愕然,不知道这是唱的哪一出。 第70章双喜临门 王嫣红着脸说道:“刚才你说的那个,我当然不会答应了。” 王振奇怪道:“那为什么刘大人一说你就答应了。” 王嫣娇嗔道:“爹,你别问了。反正刘大人说的人和你说的不一样人。” 王振更加不解了,追问道:“有什么不一样?” 刘欣听得莫名其妙,他今天可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帮张郃做媒的,自然没功夫在这里听他们父女两个绕口令,赶紧打断他们说道:“你们两个别在这里打哑谜了,我还有许多事要做。王员外,你要是没有什么意见的话,这门亲事就算定下来了。” 王振忙不叠地道:“没意见,没意见。” 刘欣这才转身对沮授说道:“公与先生,剩下的事就交给你了。” 张郃的这门亲事没费什么力气,就这样定下来了。 在往回走的路上,刘欣注意到典韦的情绪似乎有些低落,这才想起典韦的年龄也该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自己平时对这些兄弟还真是不够关心,在这一点上确实比不上人家刘备。刘备那是食则同桌,寝则同席。不过,话说回来,刘欣可不会愿意像刘备那样伴着两个大男人睡觉,他宁愿搂在怀里的是香喷喷的美人儿,即使是陌生的美人儿也行啊。 想到这里,刘欣不由的又看了典韦一眼,说道:“恶来,你有没有看中哪家的姑娘,告诉我,我帮你说媒去。” 典韦讪笑道:“大哥莫取笑了,就我这长相,谁家的姑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