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警花闯三国_第4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节 (第1/5页)

    这场大雨过后,老城区的积水也慢慢消退,路面下留下一堆淤泥,住在这里的人们也早已经习以为常。然而,当他们听说新城区竟然丝毫没有受淹时,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前往太守府询问搬迁事宜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但是,真正行动起来的还是屈指可数。

    在老城区搬迁问题,那些士族世家在这里面起了不好的作用。他们有的是家奴,房屋的地基也比别人要高上许多,并不太担心受到水淹。这些人的房子周围一般都有比较宽的巷道,只要自己家中小心一点,一般情况下别的地方失火是不会烧到他们那里的。而大多数普通百姓都习惯了跟在他们后头行动,这些士族世家们不搬迁,普通百姓就不大会主动搬迁。

    刘欣一心要改造老城区有他自己的打算,一方面可以增加新城区的人气,带动新城区更快地发展。另一方面,老城区的布局杂乱无章,容易藏污纳垢,不利于今后的管理。最好的情况就是将老城区的居民整体搬迁进新城区,将老城区全部推倒,重新建设。不过,这场大雨还是给了刘欣一点启发,为了促使这些士族世家能够主动搬迁进新城区,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过了夏天,书院又会招收一批新生,今年的招生简章出来得特别早,其中有一条新规定,凡是居住在老城区内的,无论士族还是平民,一律不在招生范围之内。理由很简单,住在老城区的学生容易受到雨天的影响,不利于学业的完成。

    这条简章一出,满城哗然。对于士族来说,襄阳书院是官方承办的,从书院走出来的学生今后的仕途自然一片光明。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自己的子女如果能够挤进书院,不仅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而且今后也很有希望出人头地。

    这条规定的出台,摆明了是要逼他们搬迁到新城区去。结果大火没有将他们吓跑,大水也撼动不了他们坚守在自己家园的决心,一条关于“学区房”的政策却让他们彻底动摇了。

    离刘欣规定的新学年开学时间还剩下三、四个月的时间,仍然住在老城区,而家中的子弟又渐渐到了入学年纪的那些士族人家首先坐不住了,纷纷往蒯良家中跑,哭着抢着要在新城区买地,困扰刘欣半年之久的新城区人气问题迎刃而解。

    然而蒯良现在却不好说话,想要买地的人多了,他的腰杆也硬了起来,全然不似当初苦口婆心地劝着大家搬到新城区时的模样。地价涨了许多,还要求他们将老房子的地契抵押出来,将来由官府酌情给予补贴。

    几乎在同一时间,张世平、苏双联袂来到了襄阳,他们还同时带来了数百匹好马。刘欣早已经派人帮他们将城郊的马场用栅栏圈了起来,四角还建了望楼,马场内也修建了几幛房屋,用着养马人的住所。

    张世平、苏双看着设施齐全的马场,一齐感慨地说道:“大人替我们想得真是太周到了,这座马场是我二人合开的,就叫苏张马场好了。”

    刘欣笑着说道:“这个名字不好听,我来帮你们取一个响亮的名字。”

    第108章暗渡陈仓

    苏双、张世平齐声说道:“请大人赐名。”

    刘欣在家中已经被剥夺了取名字的权力,在外面就更加有这方面的冲动,当即大言不惭地说道:“我看还是叫双平马场好一些,取意天下太平,好人一生平安。”

    实际上,别人刚才从姓氏中各取了一个字,他是从别人的名字里各取了一个字,这水平也就是半斤八两。不过,苏双、张世平二人却是连连叫好,一齐说道:“那就请大人帮我们题一块匾额如何?”

    刘欣不由想起那天在蔡邕家中写九宫格时,他们父女二人异样的目光,赶紧推辞道:“我府里还有事,不能久留,你们就另找高人吧。”说完便落荒而逃。

    请刘欣题字的事情没有办成,马场的生意虽然也是不温不火,但隔三岔五的总能卖掉那么几匹。看着贩马的生意在襄阳还能做下去,苏双、张世平渐渐安下心来,何况每次从襄阳捎带些货物回去也能小赚一笔。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卖掉的这些马,大多数都是刘欣暗渡陈仓,安排人来悄悄买走的,现在这些马都已经偷偷弄进了军营。

    刘欣非常巧妙地控制着苏双、张世平卖马的速度,基本上可以保证他们在三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