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5页 (第1/2页)
“啊?”刘清快哭了。 孙平不知,信以为真,感叹道:“长公主殿下真是人美心善,老天爷看了都要感动了。” 刘清强笑道:“也……也没有那么好啦……”她好想打爆皇帝弟弟的狗头,自己什么时候说过这些话啊! 蔡琰低头,抿唇轻笑。 刘协却是面不改色,对孙平道:“朕能有今日,也都是皇姐以身作则,教导抚养之故。” 刘清颓然垂了肩膀,算了认了,不就是没有花与美丽的裙子么?也不是什么大事啦……可还是好难过……呜呜呜。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511 08:35:39~20200512 09:21: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Moonlight、铜宸申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9章 未央殿的夜里, 醒着的人总是比别处更多些。 殿中燃烧的红烛,都忍不住垂下了困倦的蜡泪,而烛火下议事的君臣却都神采奕奕。 刘协在殿中来回走动着, 环顾着且听且思的王允、贾诩等人, 口中徐徐道:“朕虽然坐在长安城中, 却于天下各地都有眼睛。如今战乱已久,民众为避战乱,都弃田南逃,州里萧条。各处起兵,如袁绍在河北, 饥馑之时, 兵卒便以桑葚为食。而袁术在江淮, 兵卒民众则往东海之滨, 取用蚌蛤为食。袁氏兄弟尚且如此,更遑论他人?他们这些人, 起兵的时候脑袋发热,却没有长远之计, 甚至连一年的计划都没有。不过是缺粮了就出去劫掠,吃饱了就把多的丢了。朕看不用朝廷派兵, 单只缺粮一项, 便能叫他们不攻自破。朕的意思, 长安城近患已解,也该着眼天下。朕看屯田制在关中推行的不错,待到来年夏收之后, 朝廷有了一年积粮,再要有所行动,便也有了底气。子师(王允字), 你拟个诏书出来,发给各处军阀,叫他们上表投诚,若愿意投诚的,便输送千人入长安,恢复所在地原有的朝廷制度。” 按照朝廷原本的制度,一来,各地每年都要有满年龄的青壮往都城来做兵丁,轮值之后再回到家乡;二来,原有的纳税田赋也都要如数上缴。这两条,因为战乱分崩,道路不通,也因为董卓胁迫下的车驾西行,已经名存实废了。 朝廷如今在长安城中,不过依靠着从前自洛阳与周边粮仓内迁徙来的积蓄支撑。如果不行屯田制,坐吃山空,没有进项,那就迟早完蛋。 董卓原本在眉坞藏起了够他用三十年的粮食。 但是现在长安城中,有归降的凉州叛军共计五万余人,原有守军三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