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节 (第2/5页)
儡啊!” 一边的徐世昌却是笑呵呵地道:“其实去也可以,慰亭你完全可以带上两个镇去上任嘛!” 这话一出,众人都是哈哈大笑,曹锟更是道:“我说在天津直接弄另一个政斧就够可以的了,你还说带着两个镇去上任,那些党人能答应了才怪!” “唉!”袁世凯也是叹着气:“世事艰难啊!” 这几个月来,虽然事情还在按照他预想的在发展,但是袁世凯却总有种不能控制局势的感觉,比方说这一次孙文等人的为难就是他之前没有预料到的。 转头看向杨度道:“南边几个都督怎么说?” 和南方几个实权都督联系的事情一直都是由杨度负责,因此杨度答道:“大人放心,这事南方几个都督都没有参与,蔡松波和陈子华上午已经相继发来密电,宣称他们事前并不知晓这事!” “还有呢?”袁世凯再问。 杨度知道袁世凯要问的什么,当即回答道:“他们并没有公开支持孙文的主张,不过一时间也没有反对!” 袁世凯听罢点了点头:“这样看来,这事应该就是南京那帮人自己弄出来的了!” 袁世凯之前最担心的就是南方各省联合起来,之前拉拢陈敬云和蔡锷都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有着大义名分的南京政斧和南方各省都督联合起来才是最让他担心的。眼下知道这事陈敬云和蔡锷陆荣廷等人都没有参与,他也就放下心来。 沉思片刻后道:“这事先不去管它,那帮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我们自个办自个的事。”反正对于袁世凯来说大总统只是一个头衔而已,现在清帝已经退位,而且退位诏书上他也做了点手脚,加了句话明确指明由他袁世凯筹建共和政斧,这样一来他就有了大义名分,这个大义名分还不是由南京的所谓国会啊什么给予的,而是前朝的统治者清帝赋予的,这名分在中国古今往来数千年都是最有分量的。 所以袁世凯也用不着看南京那些人的脸色了,退一万步说难道南京那群人不让他当大总统难道他就不当了,笑话。 此时对刚从上海回来,完成了谈判重任的唐绍仪道:“现在朝廷虽然没了,但是政斧的架子我们还是要维持,少川,到时候你来当这个总理,帮我把政斧的架子先搭起来!不管南京那边妥不妥协,但是首都必然是燕京,政斧一事也还得照办!” 听到袁世凯让他当总理,唐绍仪这个时候并没有表现出意外,实际上昨天刚回来袁世凯就和他谈过了,说是要让他当这个总理。 “大总统放心,政斧事务我会办得妥妥当当的!” 听到唐绍仪叫他为大总统,袁世凯脸色立即露出了笑容,虽说自己当这个大总统是必然的了,但是却还没人正式的这么叫过他为大总统,如今一听心中感觉大好。 此时,曹锟,冯国璋等人也是口中连称:“恭喜大总统!” 对于孙文要把首都定在南京的要求,全国上下再一次为此掀起了风波!然而出乎孙文等同盟会人意料之外的是,这一次全国舆论却是没有像以前一样一边倒向了南方各省,而是分成了好几派,隐约竟然是支持定都燕京的风声最高。 以至于光复会章太炎等人都一力支持定都燕京,而南方几个都督中,包括蔡锷,陈敬云等人也是陆续发表通电,说孙文的这两点条件过于苛刻,不符合中国现状之国情。在这样的氛围下,各省代表组成的参议院竟然以20票支持,8票反对的绝对优势通过定都燕京的提议。对于这个结果,同盟会一众高层是事先没有想到过的。 孙文已经表面上辞职不好说话,但是黄兴却是肆无忌惮,身为孙文的最铁杆支持者,他甚至公开宣称,参议院之决议不能算数,必须重新决议,而这一次他要求同盟会的参议员必须支持定都南京,否则他就派兵把同盟会的参议员一股脑的抓了。 可是让孙文和黄兴更没有想到的是,宋教仁竟然也反对定都南京,而是支持定都燕京,为此不惜和黄兴孙文等人公开翻脸,据传还挨了马君武一个大嘴巴子,定都分歧也是宋教仁和孙文黄兴决裂的导火索。 光复会的章太炎被人称之为章疯子,骂起人来那叫一个狠,连接发表了数篇社论,大论建都南京之害,称定都南京军事战略上不能控制北方,北方文化将益形衰落,政治有土崩瓦解之忧,难以威慑拥清复辟势力,外国使馆拆迁困难。然后更是直指孙黄二人力争定都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