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_第6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7节 (第1/5页)

    “部队的训练你要抓紧,我们每年花好几千万的军费不能白白花掉!”陈敬云如此道:“不但正规军的训练要抓紧,那些地方守备团的也要抓紧,不要变成和以前的守备师一样,只能看不能用。”

    陈敬云和冯勤商议着的时候,海军处里的宇文涛却是再一次的迎来了萨镇冰的到访。

    宇文涛一脸沉闷:“两位,你们说的我都知道,飞鸿号我也想要。只是现在和之前不同了!”

    宇文涛的心情很不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到处都在说要国民军拿出钱来付前清外购军舰尾款。可宇文涛是什么人,他虽然是海军将领,但是他也是国民军中的一员,对于大局看的也是很清楚的,他是想要造舰,是想要从陈敬云手里那一两百万来购回飞鸿号,但是不代表着他同意陈敬云拿出上千万之数把所有的军舰都买回来。

    就算他是海军将领,他也明白现在国民军依靠的是陆军,自己从陈敬云手里弄几十万甚至一两百万应该不会伤及国民军的根本,甚至弄一个五年造舰计划,每年拿出两三百万来也没什么,但是如果说现在就一下子拿出来上千万之数的话,那么绝对是会伤害到国民军的根本,这是宇文涛所不愿意看到的。

    宇文涛对海军的事情很关注,而这两天的关于海军的舆论突然扬起后他就预感到了不妙,果然略微一调查后才发现,这是和林颖启以及萨镇冰有着关系。

    萨镇冰显然也是没有预料到会发生现在这种情况,当燕京那边放出了种种风声之后,各地报纸沸沸扬扬之际,他和林颖启也是利用了一些关系试图在闽浙两省把这个声势造起来,目的就是试图侧面影响陈敬云,但是他没有想到这种情况会让陈敬云乃是宇文涛都相当反感。

    “宇文处长,这事实在是个意外!”萨镇冰试图解释着。

    但是宇文涛却道:“萨老,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了,其实在昨天夜里,我就已经见过了我家司令,我家司令已经亲口对我说,飞鸿号一事勿需再提!”

    第一百四十七章 吉利斯(一)

    由于北方袁世凯乃至萨镇冰等人的故意宣扬,飞鸿号乃至前清外购战舰一事闹的沸沸扬扬,全国各地的报纸都在进行着报道,甚至一度弄成了全国姓的事件,一开始闽浙两省也同样如此,连续好几天都在报纸上说着这些海军军舰上的事情,这些舆论几乎都有着统一个观点,那就是现今中央缺钱,那么各省就应该效仿前清旧例,分摊海军军费,尤其是闽浙广东等省份,其中又因为飞鸿号一事,把矛头直指陈敬云。

    如此情况让陈敬云有些恼怒的同时,下令调查局立即调查幕后推手,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在闽浙境内全面禁止继续宣扬此事,调查局甚至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宣传处,监管境内的报纸,那些公开批判陈敬云和军政斧,甚至有煽动暴`乱倾向的报纸一律封掉,然后推出报业管理制度,公开发表刊物的报业要经过登记审核后才能重新营业,一改之前随便拉几个人就能公开办一份报纸,单单福州城内就有数十份报纸的情况。

    这年头,普通民众们对于信息来源是很单一的,主要就是集中在报纸上,只要报纸这个源头控制住了,就好办很多了。

    至于所谓的言`论自`由,这年头的普通人还没有这么高的精神需求,这东西一般都是和平盛世里,大伙都吃饱了后无聊之余才会发现自己还缺了个言`论自`由,在乱世里,能活下去才是关键,当你吃都吃不饱的时候,是不会在乎自己能不能随便骂政`府的。

    在调查局雷厉风行的行动下,几乎两天内闽浙两省内的舆论就重新出现了平静,伴随而来的是众多小报纸关门或者是联合起来又或者是被收购,经过这一次整顿,闽浙两省的报业开始出现数家影响力较大的报纸,比如民办的福州曰报,杭州曰报,比如军政斧为主导的福建商报,浙江商报。还有调查局为了掌控舆论为收购了众多小报纸联合组建的国民曰报。

    闽浙两省的舆论归于平静,至于外省在说什么就不是陈敬云所能管的了。只是这样长久宣扬下去的话,恐怕陈敬云在全国范围内的声望就会急剧下降,最后说不准就可能变诚仁人喊打的读才大军阀了,嗯,之前的朱瑞就是差不多如此。

    为此,调查局宣传处在陈敬云的暗示下,积极展开舆论反击,大肆批判燕京的中央政斧不顾国家海军利益,意图出卖英造的两艘巡洋舰,甚至要取消在德意奥数国的造舰合同。然后又说海军事乃是中央政斧所为,强由地方省份来办海军是本末倒置,然后还说北洋既然缺钱到了没办法维持中央政斧的存在,连区区千万造舰款都拿不出来的话,那么就该把位置让出来。

    这摆明了说,海军乃是中央的责任,不能推倒我陈敬云身上来。如果北洋实在没办法,那简单嘛,袁世凯你下台,换个人上去,比如孙文。

    这番的舆论反击并不涉及闽浙两省范围,主要是在上海乃是全国其他地方去艹控舆论,方法和袁世凯的差不多,无非就是请人写稿子或者干脆自己办报。

    总之目的就是一个,把这水给搅浑了。

    这些表面的舆风波其实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