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1节 (第1/3页)
可最终,刘珩却克制抽身,甚至将她带入湖水之中,以缓攻心燥热…… 怅然一叹,崔莞察觉到,自己沉寂无澜的心,似乎有些乱了。 相比钟山之上的宁静,朝堂上的气氛却是一触即发。 一向在朝臣面前甚少发怒的孝明帝,此时正阴着一张脸,端坐于高堂之上,细看下,那神色竟与刘冀有几分相似之处,他将手中的奏议啪的一声甩到堂下,冷声喝道:“来人,到东宫传太子。” “诺!” 候在门外的宦官急急应声而去。 殿外急促的脚步声渐行渐远,跪坐在堂下的刘冀不着痕迹的瞥了一眼身旁空空如也的席位,嘴角勾起一丝冷笑,昨日他即将进宫之际,却被楚家送来的传信绊住了手脚。 江南乃大晋粮仓,莫说是他,便是刘珩也在暗中谋划,而今江南乱象乍起,私底下有些见不得光之事自然便会浮出水面,此事可比刘珩离宫一事紧要万分,一旦处理不当,皇帝的怒意,不是他仗着**爱便可抵消殆尽。 **与母族楚氏商讨复议,直至今日刘冀方得以脱身,正好趁着早朝,向孝明帝上了江南粮仓遭窃与刘珩私自离宫的奏议。 原本两件毫无干系的事,一笔写入同一奏议之中,难免不叫人浮想联翩。 熟知孝明帝脾性的刘冀,果然对刘珩刺出了最狠厉的一剑。 ☆、第二百二十章 谋算无遗方为策(中) 朝堂之上,帝怒,朝臣俱静,面色恭谨肃穆,然而这一副副神情相似面容之下,却是截然不同的心绪。 以楚萧为首的寒门之臣,或是暗中扶持寒门,却出身士族的朝臣,皆心中暗喜,只待适当之时,落井下石,彻底借此事废除太子刘珩。 而以王谢为首的士族之臣,则大多心存斟酌观望,士族虽式微,却并非全无反戈之力,为今要,便要看看这太子,究竟值不值得他们举族相护。 转瞬间,江南粮仓失窃一案,便暗中成为刘珩是否可收拢士族势力最为重要的阳谋。 “太子殿下觐见——” 随着一声尖细的唱声,连同孝明帝在内的一干君臣,纷纷侧眼,将目光投向敞开的殿门。 相较于旁人沉静的神情,刘冀眼底惊愕万分。 怎会? 刘珩怎会在宫中? 刘冀猛地抬眼,斜斜的望向与之相对而坐,略靠后方的楚广。 身为统领京畿城防侍卫的司隶校尉,楚广对太子是否回宫一事最为心知肚明,他压下眼底的惊骇,微不可查的向刘冀晃了晃头。 倘若太子真在东宫之中,那么昨日清晨,出宫之人是谁?出现在沐园中之人,又是谁? 无论刘冀与楚广等人心中再如何猜疑,待那道修长挺拔的身影大步跨入殿门时,均怔住了眼。 来人,正是太子刘珩。 “儿臣见过父皇。” 刘珩行了一礼,神色恭谨中透出一丝坦然。 孝明帝未言,而是目光沉着的端详眼前这个容貌俊朗,处事稳重的长子,少顷,方淡淡的哼了一声,“你可知,朕唤你来,意欲为何?” “儿臣不知。” 听着耳旁镇定的声音,明孝帝十指微动,怒笑道:“好,好一个不知,你以为,朕老糊涂了不成!”话到最后,已然成了怒哮。 刘珩抬手,深深一揖,沉声道:“儿臣惶恐。” 惶恐?听听这般不紧不慢,无慌无乱的嗓音,何来惶恐? 明孝帝冷眼瞪着低眉顺目的刘珩,坐在一侧的刘冀心中狂喜不已,即便刘珩未离宫一事让他所料未及,然而江南粮案,仍是不出所望。 皇兄啊皇兄,你该如何抵挡父皇的滔天怒意? 刘冀竭尽全力才勉强按捺住上翘的嘴角,继续眼观鼻鼻观心的端坐于席,静观刘珩失势。 “你确该惶恐。”孝明帝伸手抓起在一旁服侍的小宦官拾回,齐摆在几面上的奏议,“啪”的一声甩在刘珩脚下,森冷的道:“给朕睁大双眼看看,这奏议上所参之人,就是朕册立的太子?大晋的储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