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的那些小心思_第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节 (第3/4页)

被齐梓玉给气死的。他咬牙切齿道:“齐梓玉,你就是故意跟朕作对,朕记着了。”

    梓玉认真思量后,又认真拿话噎他:“陛下,此言倒显得您小气,竟跟臣妾一般斤斤计较,不过是卷书罢了,陛下您要什么没有……”

    这句话很成功地将小皇帝成功给气走了,同时,也坚定了秋衡要找齐不语麻烦的心。憋了好几日,居然让他逮到个机会。

    这个机会说来说去,源头还是在于皇后那日出宫过于招摇。

    皇后大摇大摆出宫之后,零零散散地,便有两三个犄角旮旯的言官上奏折。折子里当然没什么好话,言官连当今天子都敢骂,更别提皇帝的老婆了。折子按例递到内阁,自然被齐不语给看见了。朝堂之上变着法的骂人那是家常事,他见多了,可这会儿骂得是齐不语疼到骨子里的宝贝女儿,那就不一样了。气得吹胡子瞪眼之际,他两眼一翻,差点晕过去。

    结果,同在一个屋檐下办公的柳必谦,居然假模假样过来关切道:“齐首辅,这是怎么了,气成这样?”

    齐不语面上道“无事”,心里冷笑连连,这是典型的猫哭耗子假慈悲,谁知道这几个人是不是你柳派丢出来试水的小卒子?又或者,故意来引蛇出洞?——蛇自然指齐不语自己。

    按道理,这事最好的处置方法就是丢给皇帝去定夺,因为毕竟牵扯到皇后,算是帝后二人之间的家务事。可涉及到女儿,再考虑到梓玉在宫里尴尬的位子,齐不语难免乱了分寸。他将这几道折子扣下不说,另日又寻了几个由头,将那两三个人通通贬去了外地。

    百密终有一疏,因为齐不语急切地想要找那几个人麻烦,所以,他那几个所谓的由头,实在是有些生编硬造的嫌疑……如此一来,齐不语这条蛇还是出洞了,正好被伺机而动的对手揪着把柄,在奏折中大书特书,控诉他“以权谋私”、“陷害忠良”、“贪赃枉法”云云——可这些怎么可能会被皇帝看到呢?作为一个权臣,齐不语除了在奏折上动手脚,自然还要组织自己的力量在舆论上压制,可对手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憋了这么久,好容易逮着个机会,怎么可能轻易服输……

    于是,两相撞在一起,事情就有些不好收拾了,终于某日早朝之际,有人在皇帝面前点出了首辅大人的数桩罪。这一场纸上没有硝烟的控诉,彻底发展成双方撸起袖子的骂战……

    齐不语自持身份,是不会跟人对骂的,他是大周朝堂内的一棵大树,树根底下早就盘根错节,自会有依附他的人出面。只是这一回,齐不语心里也有些惶惶不安。他十分清楚,如果这一着没走好,连累的可不知他一个人,还有个宫里的女儿,更是齐府众人。

    该怎么办呢?

    一时间,齐不语心底转过几个心思,可蟠龙宝座上的那个人什么都没说,只是静静听着,他倒有些拿捏不准这位的心思了。

    这一日的早朝,就在无止境的对骂声中结束,小皇帝谁都没有召见,而是直接回了两仪殿。

    当然,这一天,龙案上的折子堆得比以往都高。秋衡知道,齐不语有些怕了。

    果然,人都有弱点。当年他将女儿嫁给自己,就是一记昏招,原以为能倚着外戚的身份更加耀武扬威,谁知道会变成这样宫内外互相掣肘和牵制呢?这次遇到齐梓玉的事,他又走了一记昏招,昏上加昏,到底老了……

    想到齐梓玉,秋衡不免又想到她的种种恶行,于是,他很自然地没有批折子,只是命人原封不动地抬回内阁处,又命几位内阁辅臣“好好地”替朕批示,他自己反而溜达去了咸安宫——对,秋衡就是这么的懒!

    到了咸安宫,皇后并不在,再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被唤去了太后宫里。

    皇后身边经常跟着的那几个人都不在,只有六福尽职地在门口杵着。秋衡知道母后不喜梓玉,两人又因为婉儿落水一事结下了梁子,他便多问了一句:“可知太后唤皇后过去是何事?”

    六福答道:“好像是因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