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6节 (第1/3页)
谢兰馨有些奇怪,大舅舅之前说过要守满孝再回京的,怎么就回来了。表哥他们已经孝满,回来倒不出奇,毕竟这宁国府常年没个主人也不大好。 等钟湘回来,谢兰馨就忙去拜见,问个究竟。 “回来的是你三舅和三舅母,你大舅舅他们还在老家呢。”钟湘有些疲累道,和那位三嫂打交道实在是累得很。 谢兰馨此前也听到一点风声,不过却没想到他们还真回来了:“三舅舅的孝期不是还没满吗?怎么就……” 钟湘没好气道:“还不是你那位三舅母,打着要照顾儿子的名义,你三舅又一向都听她的,就跟着一大家子都一道回来了。” 今年又是大比之年,钟子枢要回京应试,冯氏就是以此为借口。 他们要回来,王氏自然也想回来,不然宁国府不成了三房做主?可宁国公却不许。 无奈之下,王氏就建议让世子夫妇带上女儿文采也一道回京,以该为女儿择亲为借口。 宁国公便答应了下来,自己带着王氏和次子与二房的人继续留在乡下守孝,叫长子夫妇带着女儿陪同三房的人回京。 除了他们两家外,回京的还有谢兰馨已许久没见的钟文梨。 她是陪着她新婚的秀才丈夫进京赶考的。 钟文梨一出孝就嫁出去了,因为钟三舅他们还在孝期,婚事还是世子和世子夫人办的。她嫁的不过是乡下地方的大户,虽然在当地人看来嫁妆丰厚,婚事热闹,夫家富贵,但与她当初的期望却相距甚远。 可既然已经这么嫁了,她心中再不平,也只能把日子过下去。 乡下的日子她已经过得尽够了,嫁过去后面对那些见识谈吐还比不上自家仆婢的夫家人,她也真是受够了,正好,丈夫要进京赶考,她就提出了陪同照顾的要求。 她婆家人也有想借势的心,他们家家底不厚,在京中花费又大,如今可以借着文梨的关系,住到宁国府去,吃住不用愁且不说,还能得到一些指点,自然就满口答应。 宁国公又是乐于提携后辈的,侄女婿愿意上进,他自然也愿意提供便利;而钟三舅,自然也乐意秀才女婿以后能成为举人乃至进士女婿;冯氏虽不喜文梨,在这样的事上,也不会反对,于是,钟文梨终于得以顺利回到她阔别已久的京城。 宁国府诸人安顿好后,除了还在孝期的钟三舅夫妇,其他人自然要各处探亲访友,联络情谊。 很快,谢兰馨就见到了上门来拜见姑母的钟家兄妹。 ☆、第一百八十八章 吃醋 虽是久别,但钟湘作为长辈,除了一些客套话外,和这些晚辈们也没多少话可聊。 谢安歌、谢兰轩又都不在家,男客无人陪,因而世子钟子梁一家和钟文梨夫妇还有钟子枢等,都在谢家用过午饭后不久就告辞了,只钟文采留了下来。 乡下地方什么都没有,也没个可说话的姐妹,这段时间可把钟文采给憋坏了。 见了谢兰馨,钟文采就噼里啪啦说个没完,好像八辈子没说过话一般,哪里还肯走。 钟文梨原也想留下来的,可见自己根本插不上话,丈夫又说要走,便也只能郁郁地跟着走了。 他们都告辞后,谢兰馨便带着钟文采到花园里去。 此时已经七月初,天气转凉,不过这日天晴,外头的气候还是很适宜的,谢家花园里也还颇有些能看之景,虽则钟文采的心思不在赏景上,但总是比屋里要透气些。 没了旁人,钟文采说话就更放得开了,一边吃着小丫鬟们送上来的茶点,一边把她这一年里乡下发生的事都和谢兰馨一一说了: 自己在老家的日常,王氏冯氏的斗法,文梨的婚事,老家族人的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乱七八糟的,说个没完,有些事是当初信上就和谢兰馨说过了的,有些却是新的内容。 谢兰馨坐在一边只有听的份。 钟文采讲到最后,就讲到这次回来的事了。 “……祖母过世后,我娘就跟我爹提过要分家,可我爹说二婶家二哥病弱,下头两个侄儿又小,分出去后日子不好过,三叔家倒还过得去,可也不能单把他们这一房分出去,所以没同意。娘心里就已经很不舒服了。所以三婶说要回京,她也要回京,三婶拿四哥赴考做借口,她就拿我的亲事做借口,我爹可恼火了。” 宁国公再恼火,也只能对自家媳妇和弟弟发脾气,不好斥责弟媳妇。王氏被骂后,只能息了回京的心,可钟三舅却是听冯氏的,宁国公也没法强逼他一定要在乡下呆着。于是就变成这样的结果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