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节 (第3/3页)
米粥,筷子夹起碗中被切成小块的软饼,香软好吃又易克化,显然是照顾她这个老婆子特地做的,对这个儿媳更加满意,笑着嗔了一眼自家儿子:“妙娘嫁过来我才是最享福的,入口的吃的喝的都好吃,往后终于不用再吃书安做的饭菜,娘真是打心底高兴。” 甄妙回头看了羞愧到不出声的男人,心想他一个大男人在灶房捣鼓吃的还要想法子赚钱,能不饿肚子已是万幸如何还有空去琢磨花样? 林母顿了顿,正色道:“如今你进了林家门,往后这家中大小事就由你帮着书安分担,外人言语你不必放在心上,养家是爷们的事儿,你靠本事赚的钱只管自己花销就是,书安好不容易求来的媳妇,自然是要疼着的。” 甄妙愣了下,刚要开口,被外面洪亮的嗓门给打断—— “新媳妇好大的派头,一大早还得我这个长辈亲自上门来找你给我行礼!” 第37章 (小修) 不好好收拾怎么成?…… 清晨院中树上跳来跳去啾啾叫个不停的小鸟察觉到人走近扑棱下翅膀飞走了。 来人脚步声踩得重又急,身后还跟着几个人显得杂乱,片刻间已经走至门外了。 甄妙对这道声音可谓是印象深刻,刚要出去被林母拉住,林母笑道:“有娘在,你在旁边看热闹就是,我不过病了几年还真把我当没脾气的软柿子捏,也不打听打听我嫁人前是什么人。” 说话间林奶奶带着两个媳妇孙媳和几个曾孙子进了屋,见迎出来的是病恹恹地三儿媳,没好气地问:“长辈来了,新媳妇也不知道出来迎一迎,这就是你教的好规矩?” 林母见婆母一点不见外地在主座上坐下,掩嘴轻咳了两声:“娘这话说的没道理,我儿媳昨天才进的门,喜气还在我就着急给她立规矩?那不行,相公要知道会怪我苛待儿媳,再说我们家人少巴不得热闹,不兴这些。” 林奶奶哼了声,向上翻了个白眼:“新媳妇可真有福气,有你这样的好婆母。” 这一大堆人这会儿来打的什么主意当她不知道?无非是瞧见昨儿办完席面剩了不少好东西,想蹭吃蹭喝来了,管她真心假意,顺耳的话接下来就是:“娘这么夸我,我都要脸红了。儿媳也是头回做婆母,那孩子漂亮懂事又勤快,这不一大早起来里里外外收拾的干干净净,见我成日里躺在床上怕不好克化,还给我做了酥饼,说来也不巧,娘来的晚了些不然也让您尝尝我们妙娘的手艺。” 林母说完冲里屋喊了一声:“妙娘,去灶房端碗水来,吃不上水总喝得上。” 甄妙看了眼一旁的男人,他耳廓上的红晕渐渐散去又变成那副清冷淡然的模样,他走过来轻声道:“去吧,别怕,有我在。” 甄妙将空碗筷收拾了从里屋出来,软声软语地叫了人便往灶房去了,走在路上听到林母说:“新媳妇害羞,娘别怪她。我原想着再过一阵让他们小两口去大哥家看您去,您怎么反倒急匆匆地跑来了?还带着大嫂二嫂,这怎么还反着来?给外人看了还当咱们家……这孩子们来见叔婶没得说。娘,怪不好看的,要不您先回去?我让他们收拾收拾过去。” 早上风微凉,不时撩动竹帘磕在门框上发出轻微的响,屋子里一阵沉默。而本打算沾孙氏的光来占便宜的两个嫂子忍不住变了脸,这事没人说破谁也不会去在意那么多,经林母一点反而心里不是滋味,长辈赶着来见晚辈,这是什么道理? 孙氏被大媳妇扯了扯衣裳,从鼻孔里溢出个声儿,她不怕,总得为自家儿子着想,只得不情愿地起身,不怎么痛快地说:“三郎家的,亏得你家自诩是读书识字的人家,不懂谁才是长辈?一大早磨磨蹭蹭不赶着认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这娘撺掇的。” 林母面色不改,笑得眉眼弯弯:“儿媳这身子骨您也看到了,哪儿有那个力气?实在是家里事多,您先回吧,晚些孩子们就要过去打扰了。” 甄妙才从灶房里端了水出来就见那眉目不善的老太太领着一帮人走了。 婆母给了她一个示意,她赶紧放下茶碗跟着出来送人。 待人走远了,林母乐得发笑:“往后与他们打交道面子上顺得下去就是了,不必与他们多费唇舌,一帮眼皮子浅的。” 甄妙应了下来,心里一阵暖。 她也不傻,林奶奶那架势分明就是想压住自己这个新媳妇,她若是个脑子愚笨的,少不得被拉拢到那边同婆母闹个不可开交,这老太太的心黑成这样也不怕哪天吃了报应。 “规矩躲不过去,一会儿你们带点好的过去,叫了人就回来,咱们不稀罕吃他们家的东西。现在成亲了,把你们两的小日子过好才是顶顶要紧的大事,以后有娘在前面给你们挡着,不会让她们来打扰你们的正事。” 甄妙心道林母和范母竟是同个娘肚子里出来的姐妹?这些话也只有亲娘才会说,这世上婆母多恶,少见的好人竟给她遇到了,眼眶忍不住发热,一颗心砰砰砰地跳个不停。 虽然知晓林奶奶那边是一窝子的蛇鼠,但之前也并未闹得老死不相往来,纵是不喜他们,两人还是带了不少好东西上门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