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_第4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节 (第1/3页)

    王平皱着小眉头说:“今天吃。”

    绣儿从椅子上,坐起来,拍拍身上并不存在的土说:“走,和你爹说一声,咱去买rou。”

    王平一边小跑一边说:“爹,娘去买rou了,在家乖乖等着。”

    “乖乖等着”这句话,是绣儿和王成经常说个王平听的,不过现在王平学会了。王平知道一会儿吃rou了,很高兴,又对杨超说:“哥,你也在家乖乖等着,别哭啊!”

    王平说完就跑出去了。

    王平和绣儿在一起的时候,已经完全不用绣儿抱着了,都是自己走的。路上碰见村里的人,看见王平自己乖乖地走着,都觉得王平懂事,和王平说:“王平长大了,都不需要你娘抱着了。”

    王平每次听见别人夸他,有点儿小羞涩,但同时又有点儿小骄傲的样子,更加觉得自己走路是件了不起的事了。

    有时候王成故意逗王平,就问王平:“你怎么自己走路了,不让你娘抱了?”

    王平说:“我长大了,娘老了。”王成听见就笑,看来无论怎么样,总有一个原因是他娘老了。

    王平和绣儿一起去村口坐牛车,现在王平对牛车已经不新鲜了,他对赶车的老汉说:“章大爷,怎么走的这么慢?”

    以前赶车的人因为年纪大了,就不赶车了,又换了一个五十多岁的人。

    这个人很喜欢王平这个小家伙,因为王平现在看上去就是一副机灵像,圆溜溜的眼睛,婴儿肥的笑脸,特别招人稀罕。

    绣儿听见了就说:“这是章爷爷,你得叫章爷爷。”

    赶车的人也是喜欢逗孩子,就对王平开玩笑说:“小兄弟,你去哪儿啊?”

    绣儿还是说:“叫章爷爷,不然不做红烧rou了。”

    王平在心里不屑地想,就知道拿红烧rou威胁人家,有本事,别用红烧rou威胁我啊!不过王平明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最后还是说:“章爷爷,能不能快点儿啊?去买rou。”

    王平想,等他以后有rou了,看看他娘怎么威胁他。

    车上的人多,说着话,“虽然说镇上不远,咱村里也有牛车,但是买的东西多,就去镇上也不方便啊!”

    另一个人就说:“你不知道吗?咱们村这就快成立集市了。”

    “我怎么不知道,你是听谁说的,这事有准吗?可别白高兴一场,如果是真的,不光买东西卖东西便宜,在自己家门口,也不容易受气。”

    “是真的,我舅娘娘家侄女的小叔子说的,他在县里的衙门当捕头,听说县里已经批下来了,这是好多人都知道了,怎么你刚知道?”

    然后车上的人就七嘴八舌地说起王家村快要能赶集的事。

    绣儿也是刚刚知道,王家村要能赶集的事,绣儿就问:“嫂子,你知道,王家村的集在哪里赶吗?”

    ☆、第七十九章

    说话的人,很是干净利落的说:“就是在你家门口的东西路上,这下可好了,如果我们口渴了,就向你家讨口水喝,你可不能不给。”

    绣儿知道这是在开玩笑,都在一个村子里里的远能有多远,至于口渴的去别人家,专门讨杯水喝吗绣儿笑笑说:“行啊,别说喝水了,就是吃饭都行。”

    绣儿默默地在心里打算,这事看来是真的,连地方都知道了,绣儿从王平稍微大点儿以后,看见王成在忙,王平大多数的时间在睡觉,自己大多数的时候,是没有事干的,以前想着绣帕子或者荷包之类的,但是一个荷包在镇上的铺子里去卖,费很多时间,也赚不来几个大钱,王成不同意。

    这下可好了,如果自己在家门口就可以卖,王成就不会不同意了,正好,今年刚刚干的房子,有一见南屋,开个门,正合适,不知道时间来不来的及。

    绣儿又问:“那什么时候开始赶集?”

    “最快的话也是这个月的月底,最慢也出不了十月。”

    绣儿说:“这不没有多少天了吗?”

    “可不是,我都打算好了,反正现在的天气也凉快了,等赶集的时候,地里的玉米也收了,我打算,在集市上买点家里的红枣什么的。”

    绣儿点点头。到了镇上,人还挺多的,绣儿本来打算阿米了东西就走的,但是王平见到这么多的人,很兴奋,不愿意回去。

    在镇上看见卖糖葫芦的了,王平说什么都要买。给王平买了一串,王平当时在镇上十分稀罕,拿在手里没舍得吃,回到家,正好看见荷花娘领着迟生来找王平玩。

    迟生和王平经常在一块,两个人的东西基本上就是合伙吃的。荷花娘是个敦厚的,绣儿是个大方的人,两个人都不在意对方吃自己的东西。特别是荷花娘觉得迟生吃的王平的比较多,在地里的花生什么下来的时候,知道绣儿家里没种,还会送些东西过来,于是两家越来越好。

    绣儿见迟生在,就拿过王平手里的糖葫芦,从中间断开。

    在绣儿想要断开的时候,荷花娘就说了,“王平稀罕,你这是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