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之瓷[古穿今]_第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节 (第1/3页)

    徐久照完全是通过汝窑仿柴窑的作品上来逆推柴窑的珍品是如何烧造的。陶金使人带他去河南就是为了造出仿柴窑的作品,而替换出宫内真正的柴窑珍品。

    陶金为了让他仿造出没有丝毫破绽的柴窑瓷器,甚至想方设法给他找来了真正的柴窑瓷器。

    正是因为有这件柴窑作品作样,徐久照烧出了和真正柴窑别无二致的瓷器。

    那个时候徐久照意气风发,多么的骄傲自豪。他那个时候有多么的得意,进了镇抚司之后就有多么的悔痛。

    作者有话要说:  徐久照最后悔的是连累家人。

    提前排雷:徐久照前生不是太监,所以他是有家庭的。

    ☆、第 16 章

    哭了一阵,徐久照发xiele一直压在心底憾恨,慢慢的收拾了情绪。

    现在他可以肯定,这下边发光的就是那些废弃掩埋的瓷器碎片。也许是因为这些他生前烧造的瓷器,他才会获得重返阳间的机会。

    徐久照不知道这些瓷器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神异的现象,因为这批瓷器带给他的伤痛,他也不想再去探究。

    知道了这地下到底掩埋着的东西,徐久照就打算回填不管了。

    然而事实并不如他所预想的发展,冯忠宝被张文钊发现他溜号,打电话叫他来厂子。冯忠宝又觉得无聊,找过来正好发现徐久照似乎挖出了什么东西。

    “那就是之前你发现的那种瓷片?”冯忠宝兴奋不已,一下子直接从坑边跳了下来。

    徐久照赶紧揉了揉眼角,掩饰他哭过的痕迹。

    冯忠宝眼睛直直的看着他手中的瓷片,所有的注意力全都被这块完美的瓷片所吸引。

    “能给我看一下吗?”冯忠宝巴巴的看着他说道。

    “可以。”徐久照点头,直接把瓷片放在了他的手里。

    “哎~东西可不能这么直接递给我。”冯忠宝小心翼翼的捧着瓷片,“古玩界的规矩,像这种递交古董的时候,不能直接递给别人。你要放在地上或者是桌子上,让别人自己去拿。要不然万一出现磕碰了,算谁的?”

    徐久照抬眼看了看他,点头说道:“我知道了。”

    移交重器的时候他们也是这么办的,只不过这瓷片是出自徐久照自己之手,又只是碎片,他才没有在意这些细节。

    “这瓷片好薄啊~釉面很润,像玉一样柔和。胎质也很细腻,釉面没有有出现开片的痕迹。”冯忠宝左看右看,不敢相信的说道:“这不会是汝窑的瓷片吧?”

    汝窑的旧址也是在河南,所以当地多有汝窑瓷器存在。况且汝窑在宋代的时候也仿制了不少的柴窑作品,仿的很相似,冯忠宝一时错认也就不奇怪了。

    古人就是这么奇怪,总是觉得过去的珍品最好,不停的追寻着祖先的技艺。从唐代就开始出现仿器,只不过那个时候是仿青铜器。而之后的朝代更是出现了宋仿后周柴窑,明仿宋,清又仿明,民国仿清朝的现象。

    “这不可能是汝窑瓷片,是明代仿宋或者是仿柴窑作品。”徐久照站在一边平静的说道。

    “什么?”冯忠宝惊讶的回头看他,“为什么?看这瓷片的表现,很明显就是汝窑作品。”

    徐久照无奈,这就是他自己烧的,什么时候他能不清楚吗?

    冯忠宝执拗劲上来了,他坚持认为这瓷片是宋朝汝窑瓷片。于是冯忠宝拿着瓷片就跑去找张文钊了。

    徐久照看他跑走了,并没有起身,反而蹲在那里回填。在他眼里,那瓷片就跟韵文瓷器厂填埋的废弃瓷器一样没什么价值——虽然那瓷片在现在能卖个几百块钱。

    这片瓷片拿到张文钊跟前,马上就引起了在场三个人的注意。

    张文钊是收藏陶瓷的爱好者,而郑老板跟蒋忻两个是古玩阁的老板,更是对此非常的敏感。

    “忠宝,这瓷片是那来的?”张文钊兴奋的拿着放大镜对着瓷片细细的观看。

    “就是咱们废弃窑坑里发现的。小徐子刚挖出来的,你没看还带着点土么?”冯忠宝说道。

    “是吗?”张文钊抬头看了他一眼,很明显想要立刻去窑坑看看,不过手上的这枚瓷片他还没有看够。

    郑老板按耐不住的说道:“张厂长,我能不能过过手?”

    张文钊抬起身体,让开位置说道:“你来看看。”

    郑老板看完之后,蒋忻也看了看。

    冯忠宝期待的看着他们:“怎么样?是不是汝窑的碎片?”

    三个人互相看了看,谦虚的互相推让了一番之后,作为地主的张文钊首先开口说道:“以我的判断,这应该是一枚柴窑瓷片!”

    郑老板不由自主的点点头说道:“品相完好,整片瓷片带有鲜明的柴窑特点。鲜、嫩、翠!天青的色彩让人看之心旷神怡,沉稳宁静,幽艳静润。在光照下瓷片颜色随着角度的不同由浅至深,从灰白过渡淡兰最后变幻成浓郁的翠青色。这是非常明显的柴窑特征。真真正正的大开门无疑!”

    开门也是古玩里的术语,指的是无可争议的真品。也就是俗语说的“一眼真”,大开门这种说法就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