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节 (第2/4页)
得不少收一石粮食,便一直低沉着脸,眼睛直盯盯地看着军户们交的粮,恨不得能把粮食盯得变多。往斛内装粮的时候,明明已经堆得不能再高,还一个劲地让继续装粮;他的家丁“踢斛”时,刘青山还嫌他们不够用力,非要自己亲自上阵,用尽全身力气猛踢一脚,却几乎将他的大拇指踢得折了,痛的在地上直跳脚。一旁的军户都低头抿着嘴闷笑,脸涨得通红。 宋芸娘交税粮的时候,刘青山自然又是上演了那一幕丑剧。芸娘明白这件事已是刘青山最大的乐趣,自己也讨不了任何便宜,便冷眼任刘青山他们在那里尽可能的折腾,最后至少被他们多收了两三斗。芸娘心想,反正已经挽回了一石的损失了,这两三斗便任由他们算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 ☆、宋思年的担忧 交完了税粮,宋芸娘便觉得卸下了一身的重担,可以好好歇一口气,谋划谋划过冬和明年的生活。 这日又是晴天,宋芸娘装了两袋大米,又拿了一些萝卜、白菜、菜干之类的菜蔬,找隔壁的张氏借了一辆小推车,准备送到堡外的萧家去。 宋思年若有所思地看着忙个不停的宋芸娘,皱着眉头,沉吟不语,良久,他唤了一声:“芸娘,你随我来。” 宋芸娘怔怔地跟着父亲走入厢房,宋思年带上房门,小声地问:“芸娘,我问你,你是不是对萧四郎起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芸娘面色一红,跺跺脚气恼道:“爹,你瞎说什么啊,我就是敬佩萧大哥的为人。” 宋思年神色一缓,“我看你对萧家的事情这么上心,我还以为……” 宋芸娘仍带着恼意,“不是您教导我们要知恩图报吗?人家萧大哥对我们也不薄啊,撇开他曾经救过我不说,就是这次秋收,若不是他帮忙,我一个人还不知道要收到什么时候呢!”她哼了一声,接着说:“萧大哥三不五时送些猎到的野兔、山鸡之类的来,也不知是谁吃的最多?” 宋思年老脸一红,缓了缓,又转移话题,“芸娘,过了年你就二十了。我看荀儿只怕是不能再读书了,他现在跟着柳大夫学习医术,柳大夫也夸他悟性高、学得快。爹现在想开了,荀儿他将来就算是在堡中做个医士也不错。芸娘,你千万别再有那招赘的傻念头,听爹的话,好好地找个人嫁了吧。” 宋思年看了看芸娘面上变化莫测的神色,接着说:“萧四郎虽然是好男儿,但他身份复杂,家中拖累多,还带着一个孩子……”他见芸娘面上不以为然,似乎还要反驳,忙接着说,“我听隔壁的许大嫂说,安平那小子只怕过年的时候会回来几天,到时候你们再谈谈?” 宋芸娘叹了一口气,“爹,这些事我自己会思量,现在家里这么乱,荀哥儿还不知道会怎么样,以后再慢慢考虑吧……” “还慢慢考虑,也不看看你多大了……”宋思年还要滔滔不绝地训导,芸娘忙打断他的话,“爹,我真的还有事,我这些米和菜不光是要送萧家,还要送些给义父,再不出门天色就不早了。” 出门之前,宋芸娘约萧靖娴一道同去,萧靖娴面有难色,支支吾吾地说:“可是……我昨日答应了张婶婶,今日要帮她纺纱的,我……我不能失信于人啊。”芸娘无奈,便提出带钰哥儿同去,萧靖娴又说:“钰哥儿太小,还是不要去吧……芸娘姐,不如……你也不要去了吧,让我四哥来拿就行了,毕竟……毕竟我母亲的病还没有好……”她说到最后也有几分难为情,红着脸低下了头。 宋芸娘静静看着他,目光清澈如水,神色淡然,她微微笑了笑,却一语不发,叫上荀哥儿一起出了门。 宋芸娘推着车,和柳大夫、荀哥儿一起到了城墙外的萧家。 此时,萧家的隔壁已经盖起了一间高大气派的砖房,四周还围了一道高高的院墙,越发衬得两边低矮的茅草屋破败和寒酸。 见宋芸娘好奇地打量,柳大夫笑着说:“这家人姓徐,是和萧家一起来的军户。他家本是山西的大财主,被充军的这个徐文轩是家中的独子。他们家里派家仆一路跟随而来,重新建了房子,据说家里的老爷太太以后也要来同在。我看他们倒是我们堡里唯一一家用着仆人的军户,只怕以后连田都是仆人种呢!” “师傅,您怎么知道的这么多啊?”荀哥儿好奇地问。 “傻小子,你师傅我是什么人?”柳大夫得意地笑着,“他们家少爷娇贵,只要见我来给李夫人治病,便要拉着我给他家少爷诊脉。不过,像他们这种有钱的财主,诊费我可是不会少收的哦!” 宋芸娘也忍俊不禁,笑道:“只盼着咱们堡里多来一些这样的财主,那咱们的日子也好过些!” 萧家也围了一个小院墙,不过没有许家的高大坚固,只是用木桩围了一道篱笆墙。宋芸娘几日没来,便看到了这样的变化,不觉在心中惊叹萧靖北的无穷精力。他前些日子天天帮自己家收稻,又要忙着打柴,不知是用怎样的时间和精力建起了篱笆墙。 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