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头儿又在秀媳妇[重生]_第5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5节 (第1/3页)

    阿辞也礼貌的对她点点头:“再见。”

    着急见家长?那姑娘目瞪口呆的看着两人亲密的靠在一起,互相说笑着走远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然后掏出手机来发了一条消息 :姐妹们,我看到一对从耽美小说里走出来的情侣,帅呆了!小受超好看!人也很好,我和他搭讪,小攻还吃醋了!

    出了火车站,简言和阿辞直接拦了一辆计程车,等到了墓园,已经七点过了。

    不过,这个时节,白昼长,这个时候太阳都还在天边挂着,老旧的墓园被笼罩在一层金色的光芒中,少了点肃穆,反倒多了几分暖意。

    几十年的墓园,已经有些疏于管理,道旁长了些杂草,还间或开着几朵不知名的野花。两人谁也没说话,并肩走到墓园深处,找到了简言父母的墓。

    简言父母是合葬在一起的,墓碑上的照片是两人二十年前的合照,看起来很年轻。

    简父年轻的时候长的俊眉朗目,英气勃发,简言的长相一看就遗传自父亲。简母则是属于很娟秀的那种长相,那股温婉的气质,隔着照片也能感受得到。单从照片上,看不出简言和母亲有什么相似之处,但是阿辞知道,简言骨子里其实是有很柔软的一面的,那一部分大概就来自简母的遗传。

    这墓园的时间有点久,大部分的坟墓都有些年头了。别的墓前多多少少都有些杂草,而简言父母的墓前,却干干净净的,还放了一束白菊花。那花虽然被晒的有点萎,但看得出来刚摘下来不久,而墓前打扫的痕迹也很新,显然是今天已经有人先来过了。

    阿辞有点奇怪,简言父母已经去世二十年了,除了简言这个儿子,还记得他们的朋友,大概也只有邹红硕一个人了。可阿辞知道,邹红硕从来不会来烽城看简言的父母,他对老朋友的牵挂,都放在了简言的身上。那么,来的人会是谁呢?阿辞记忆中没有这样的一个人,而这个人挑在这一天来看简言父母,是巧合还是有别的目的?怀念?亦或者是内疚?

    简言却像是一点都不惊讶,他只是扫了一眼,就在父母的墓前跪了下来,说:“爸,妈,对不起,今天我来晚了,你们等久了吧?不过,我今天虽然来晚了,可我不是偷懒去玩儿了,我是在等媳妇呢。儿子找到媳妇了,你们也很开心,对不对?”

    阿辞虽然早有心理准备,知道简言带他来的意思,但是现在听到简言第一句话就是说这个,而且他的思绪还在之前那个来过的人身上,忽然听到简言的话,被吓了一跳,顿时就不知所措了。他本来就紧张,现在就更紧张了。

    简言说到这里,抬头深情的看着阿辞,然后对他伸出一只手来。

    他跪在地上,伸出手来的样子,像极了求婚的姿势。

    阿辞心头一跳,忽然就没那么紧张了,他受了蛊惑一般,把手放到简言的手心里,也跟着跪了下去。

    简言立刻握紧了阿辞的手,阿辞却感觉到他掌心微微有点湿意。

    心里一顿,阿辞彻底不紧张了,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对着墓碑喊了声:“爸,妈,我是阿辞……”

    感觉到简言的手忽然紧了一下,阿辞扭头看他,简言却别开了头。

    过了一会儿,感觉到身边的人呼吸重了许多,阿辞站起来,说了声:“才想起来我连见面礼都没带,你也不知道提醒我一声,我要去找一份礼物来。”

    他知道,简言肯定有好多话想和父母说,前世的时候,简言每次一来,就会在这里待大半天。他在这里,简言有些话可能不好说,阿辞想把时间留给他。

    简言也没拦着阿辞,等到阿辞走了,他才抹了一下眼睛,说:“爸,妈。你们看到阿辞了吧?他走开,不是因为不想和你们待在一起,是想留时间给我们说知心话,很善解人意吧?你们对阿辞,满意吗?肯定很满意,对不对?”

    年轻的父母脸上是善意而温暖的笑,简言也笑了:“妈,你还记得吗?小的时候,你老告诉我,说让我长大了要找个好看的媳妇回来。阿辞这么好看,我看到他的第一眼就在想,这要是我媳妇,妈你看到了,一定会满意的。爸,你也别说我肤浅,你不也是看我妈好看,才追着要讨来做媳妇的吗?再说了,阿辞可不止是好看呢,他出去能打犯罪分子,回家能烧一手好菜。他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他真的是我见过的最纯真的一个人了。别的不说,连重生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他居然也敢直接说出来,也不怕被当成怪物抓起来……”

    “你们也觉得他很好吧?可他最好的,是对你们儿子无条件的好。当然,也可能他的好,是对另外一个叫简言的人的……嗯,我该怎么解释呢?这个事情说起来挺玄妙的,阿辞说他是重生的。其实我在想,阿辞可以重生,那你们会不会也重生了?但是就算你们重生了,也是去找另外一个简言了吧?就像阿辞重生,找到了我一样……”

    “没错,可能在阿辞看来,前世的简言和我并无多大的分别。可是,在我看来,阿辞嘴里所谓‘前世的简言’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阿辞说的那个简言,完美无缺,什么都好。说实话,我在我身上,大概除了两个人拥有相同的基本资料以外,看不到任何相似之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