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9节 (第3/4页)
血还在尖叫,刘敏见官家皱眉,当机立断,一个手刀砍晕了宫女。 “官家,四妃之位,一等宫女八人,二等宫女十六人,如此种二等宫女是没资格内殿伺候的。”刘敏躬身道,言下之意,就算真是皇后行巫蛊之术,又恰巧有小太监来报,一个二等宫女也是不可能知道的。 刘敏在哲宗身边伺候多年,近些年来刘氏从一个宫女爬到贤妃之位,为哲宗诞下一子二女,虽说儿子夭折了,可也能看出贤妃之宠。面对贤妃的指控,皇帝有时候是不需要的证据的,贴身太监想皇帝之所想,急皇帝之所急。可这次刘敏却站在了诸葛安人这一边,只能说靠揣测人心过活的刘敏,清楚谁的分量更重。 “后宫之争……后宫之争……”哲宗脸色灰白,喃喃自语,疲惫道:“收押宫女,让人通知皇后和贤妃,此事容后再议。都退下吧,朕想静静。” 殿中人鱼贯而出,诸葛安人想退却被哲宗紧紧拽住手臂。 “阿安,你信皇后是无辜的,对吗?”沉默良久,哲宗幽幽问道。 “官家的身体不是巫蛊诅咒所致。”言下之意,皇后无辜不无辜与他何干,他只关心官家的身体。 哲宗长叹一声:“说说你的看法吧,我知你素来内秀,不必有所顾忌,畅所欲言即可。”哲宗有气无力得躺在软榻上,心神疲惫。 “臣妄言,后宫之争不仅是后宫之争。皇后娘娘是太皇太后所定,乃旧党代表,官家这些年重启新党,锐意变法,国力更进一步,可朝中党争激烈,已经到了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地步。当年太皇太后摄政,只要是新党的法子都是错的,出了多少冤案。等到官家亲政,您求新求变,却让新党以为翻身做主,加倍报复旧党。朝中党同伐异,已到了影响国本的程度。如今皇后娘娘是旧党的招牌,又深居后宫,并无子嗣,于家国朝政无碍。若陛下不能容下这旧党的代表,旧党看不到希望,拼死一搏,新党自以为看出了官家的心意,趁胜追击。如此,党争只会愈演愈烈,于国家无益。” 哲宗轻揉眉心,叹道:“你还是这般大胆,语不惊人死不休。” “臣妄言。” “不是妄言,是实话实说,朝中宫中敢说实话,敢凭着本心说话,不为党同伐异的已经没有几个了。”哲宗叹息一声,道:“继续说。” “臣久居边塞,也闻宫中贤妃受宠,陛下冷落中宫。一个不受宠的皇后,绝不会诅咒陛下,皇后娘娘只需守着自己的身份,就立于不败之地。”诸葛安人为皇后说话,不是他与皇后有什么渊源,也不是自己心中那正室嫡妻的道德观念作祟,只是为了平息党争,为了大局,朝廷经不起再一次波澜。 “是吗?这倒让朕想起小时候偷偷上街听到说书先生讲的故事,武则天不也用巫蛊之术嫁祸王皇后,如此才登上了后位,朕往日也是糊涂。” 诸葛安人心想,对不住了,当年引你听到的那个故事映射的是摄政的高太皇太后,没想到你举一反三用到这里来了。 “臣不知。”诸葛安人木讷道。 “你不知,朕却知,刘氏的确太大胆了。” 听着哲宗突然给贤妃下了大胆的评语,好像凭借诸葛安人几句话,往日受宠无比,能牵着哲宗鼻子走的人,突然就失宠了,皇帝连当面对质的程序都没有,直接就给贤妃定罪了。诸葛安人不解,后来一想,一定是自己关于党争的话点醒了哲宗,他也意识到在国家大事面前,儿女私情只能放到后面,更何况对满宫妃嫔的皇帝而言,哲宗对贤妃有多少“男女之情”还是未知数呢。 哲宗瞟到诸葛安人疑惑的脸色,苦笑一声,又沉沉闭上眼睛。 “官家,今日已晚,臣先告退,明日再来觐见。”男女之情最让人伤心,诸葛安人以己度人,若是他遇上这样的烦心事,也想静一静的。 “扶朕到榻上去。”哲宗答非所问,他如今他躺在床边贵妃榻上,口中的榻应该是龙床了。 诸葛安人不问原因,上前来扶他。只是哲宗久病无力,又被气了一场狠的,实在没有走路的劲儿,扶着软绵绵往下坠。诸葛安人习武之人,当即一个横抱,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