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2节 (第2/4页)
宽容难以想象。就像此时当政的宋理宗也多次招入宫,导致整个社会笑贫不笑娼的风气。更有许多道学家,平日里做学问一本正经,可到了晚上也爱“夜宿寒楼”。名妓带动着时尚风潮,许多贵妇人都以模仿名妓的穿着打扮为荣。此时的也多有色艺双绝者,文学修养比喜多功名在身的学子都强。由来打开布匹、珠宝市场,是十分巧妙的切入点。 更何况还有黄锦的诗词。那些诗词,是后歌咏美人名妓的名篇,用来为幽兰和和如意造势,更加切合南宋一朝推崇有才的风气。 幽兰气质高洁,只肯与人作诗谈画,把恩客看做浮云;如意热烈如火,得了个真性情的评价。最官家的是两人还不对付,一个是缥缈谪仙人,一个是人间富贵花,再加上那几手诗词的加成,红袖书院很快在庆元府声名鹊起,终于带动了两间布庄的生意。 黄锦一直在庆元府待了三个月,等事情发酵、、稳定,才确定自己的策略是正确的。没有人是傻子,在商业极其发达到南宋,黄锦这些小点子也只能是锦上添花,关键还是后人的诗词起到了升华作用。 黄锦也传授两位管理者许多造势、引导舆论和包装产品的技巧,才施施然离开庆元府。 剩下州府的生意网络一路巡查过去,基本参照庆元府的模式,拆分、整合,迅速赚钱。这是一个武侠世界,朝廷的存在淡化许多,作为江湖顶尖势力五绝之一的产业,官府也不敢多管。黄锦倒是让商铺按规矩缴纳税收,给州府创造就业和税收,这样的铺子任何朝代任何地方的官府都欢迎。 整顿了家里的铺子,黄锦也准备打道回府了。此次他远游没过长江的低阶,一直在南宋地盘上晃悠,十分不甘。黄锦多少年都是在北方土地上打转,十分怀念,租了船准备北上。因北边并没有产业,只是轻装简行,准备带些山西特产,让程羽风睹物思人的,没想到遇上了盗匪。 黄锦都给气笑了,他们一行人少,穿着富丽堂皇不说,还带着几辆马车,怎么看都是肥羊。 大路中间一百多号人拿着锄头、铲子的土匪把他们拦住,结结巴巴的说着台词:“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才。” “我们也不杀人,只要你乖乖把钱财留下。” 黄锦看他们虽都是男子,可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拿的武器还是农具,甚至还有菜刀的,也猜出他们不是土匪,只能是过不下去的百姓。 黄锦无意为难他们,一记弹指神通打得前面几个人跪倒在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第142章 黄锦本纪 只漏这么一手,领头的就当场下跪,磕头不止。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生存智慧,领头的已经明白这是遇上传说中的武林高手了。领头的立马说明:“小神仙容禀,小的们都是附近的农人,只因连年天灾兵祸,土匪横行,也是过不去了,才落草为寇。也……也不曾打劫什么人。” 准确说来就他们的水准,也打劫不到什么。官府、大商队自有护卫,小康之家可不敢在这乱世瞎晃悠,瞎猫碰上死耗子的只有外出游学的学生,这些农人的胆子也不大。 乱世人命贱,黄锦也无意为难他们,道:“行了,起来吧,让开大路。小爷今日心情好,不与你们计较。” “是,是,多谢小神仙,多谢小神仙。”领头的人领着跪成一片的乡里乡亲起来让开大路。 就在这个时候,斜杀出一个道士,身着深蓝色道袍,背负长剑,留着山羊须,眼中精光流转,脚下步步生风,看来也是江湖一流高手。 “兀那小子,竟敢受百姓叩拜,还敢自称小神仙,大言不惭!看你这一身锦衣华服都是收刮而来的民脂民膏吧!”那道士一来就正好听见最后一句,又看看动作慢还跪在地上没来得及起来的农人,厉声呵斥道。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黄锦都快让这层出不穷的傻子给气死了。 “道长误会了,我何曾欺压过百姓,不过萍水相逢,这些人还想打劫我来着,不过被我先制服而已,不信你问他们。”黄锦看这道士也是有根底的人,怕惹出大麻烦,好声好气解释道。 没想到刚刚还跪在地上磕头的领头人,立马改口道:“道长!您可来了,这人会武功,拦着我们逼我们下跪不说,还要我们纳贡,不然就让我们通通人头落地!道长啊,快救命啊!” “看看!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可恶至极,可恶至极!贫道今日就替天行道,杀了你们这些为富不仁,欺压百姓的恶贼!” 果然是穷山恶水出刁民,这个道士黄锦也看明白了,不过是仇富而已。黄锦当即冷笑一声,抽出腰间软剑,喝道:“好一个不分是非的臭道士,明明是这些人聚众打劫为我所制,反倒引出你这个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