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种田文中恶奶奶(四) (第2/2页)
把地里面的,庄家全部收回家。土地晾晒后,还要施肥,土地深翻,播种冬小麦。不过这些工作,都是陆陆续续的去做。 闲不下来的几人,开始了自己的,赚钱大业。首先王二力夫妇,已经找木工做好一个大木桶,用泥烧好一个炭炉,买了口大锅。用独轮车把这些东西运到,清明镇的码头边。早上天还没有亮,齐氏便熬一大桶的高汤,和出一大盆的面,卤好了一些下水。装车并出发了。 来到码头时,机灵的王二力便找了附近的差役。交了一天的租金,便在位置上支起一个小摊儿来。 齐氏手艺很好。不多时,整个码头边便飘散的一片rou香味。锅中乳白色的高汤,配上杂面面条。几片碧绿色的青菜,撒上一些葱花。一份香喷喷的面条便出锅了,可谓是色香味俱全。旁边刚下工的船夫,很快便围了上去。纷纷询问价格。 “各位,今儿是本店头一天开张,买一份面送一小份卤rou。一碗面五文钱一份。好吃不贵。”王大力在旁边高声的叫着。 “是啊,还真不贵。那么一大份面才五文。这位小哥,给我来一碗。多放葱花。”只见一个壮硕的男子,高声的喊到。 王二力赶紧引这位小哥,坐在刚刚支好的桌子上。端上一大碗热汤面,送了一小碟卤rou。面对壮硕男子说道:“这位官,你的面已经就好了,请慢用。” 只见这时,男子用筷子挑起一筷,送进了嘴中。然后满意的点点头,对着站在一旁的王二力,伸出一只大拇指。王二力看到后,乐颠颠地笑了起来。 周围围观的人群,看到这个情形。高声对往里喊道:“给我也来一份。”,“还有我,给我也来一份。”忙而不乱的王二力,一边答应着,一边引顾去做到那边桌上。不多一会儿,他们变卖了几十份。卤rou都送的差不多了,从家里带过来和好的面,也剩下不多了。没想到生意这么好,准备的有些不充分。 一个时辰过后,小摊儿旁边一片狼藉。随处乱丢的竹筷,清理一空的碗碟。满桶的高汤已经见了底,疲惫的两人,相视一笑。开心的开始收拾东西回家。 刚进门的王二力和齐氏,便冲进了自己的小屋。手中还抱着沉甸甸的钱匣,里面全是一枚枚的铜板。“哗啦”便把钱匣里的钱,全部倒在床上。两人面对面盘腿坐下,开始数着床上的铜板。“五,十,十五……”两人足足数了三遍,“相公,一共有525个铜板,今天我们差不多赚了300文钱。明天我们多带一些东西。相信明天会赚的更多。”齐氏双手捧着铜板,喜滋滋的说道。 “是啊,今天卖面条带的有点少。我们明天可以先把面条都切好,到时候直接下就很方便。省时又省力。”王二力在一旁出主意到。 “就是,忙的时候我都没有时间切面条。可把我累坏了,高汤也要多带点,后面高汤都不够用了。”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今天的经验和不足。 干劲十足的两人,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开始收拾出摊儿的东西。越来越熟练的他们,在出道前就准备好了。他们的面摊儿,很快就被码头的人知道了。每天到了饭点儿,小摊儿里里外外围满了人。连带着周边其他生意也跟着好了,卖炊饼的那个小伙,也是赚的盆钵满。每天一来出摊儿,小伙儿便热情地过来帮忙。其他人看到,都说这小伙儿有眼色,以后肯定能够成为一个掌柜。引得那小伙儿,憨憨地笑着。 和王二力家不同,这几天大力家很沉静。因为他的手艺还没有学好,就连最简单的物件都无法做。看着每天满载而归的二弟一家,林氏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酸涩。王大力也是越来越沉闷。 看在眼中的王九夫妇,决定帮大儿子再想个方法。让他先做一些小巧的物件,边学边卖,也是一种动力。于是便让王大力又去山上砍一些竹子,那些竹子长在身深山中,每个都很粗大。 开始教他编织一些竹制的竹椅,竹筐,竹箱等物品。等他做了整整一大车,便也拉着去了镇上。在一个闹市街上,把样式一一展出来。旁边还放着一些木质的玩具,雕琢的虽然不是很精细,但也胜在新奇。不多时,便有一群小孩子围了上来,纷纷询问地上的玩具。木纳的王大力,这时却口出连珠帮他们一一介绍。 虽然卖了不是很多,但也有不少收获。王大力对自己的手工艺活,更加有了信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