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府表小姐_第12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节 (第2/3页)

眼的保命符,就算有不轨之徒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冉念烟最担心的并不是安全问题,而是儿子是否吃得消,到底是个一岁不到的孩子,纵使坐着最宽敞平稳的马车,依然比不上家中舒适。

    徐问彤是过来人,早有安排,说带着孩子行路,倒也并非难事,就是怕奶水不足,或是犯了小病小恙没有及时请大夫医治,拖成大病。

    这些问题也不难解决,临出发前,冉念烟让郝嬷嬷从城里挑了几个身价清白、身体康健、相貌端正、三代以内无恶疾的乳母,冉念烟又亲自筛选一轮,留下三人,从进府起就不叫她们吃外面的东西,每日饮食都是专人准备,不掺一粒盐。

    大夫也请了两位,大人孩子都有了照应。

    一路无事,除了因水土不服病倒了几个随行仆妇,其余的人到达大同时都还算精神抖擞。

    冉念烟尤其激动,这和她自己与徐夷则相见不同,怀里的是他们的孩子,这样的重逢便更有意义。

    大同守军早已在驿亭翘首以盼,四周更是围满了慕名而来的民众,将官道挤得水泄不通。

    大同是四战之地,总兵的威望往往高于一切文臣,在这里,总兵便是他们的父母官。来来往往那么多位总兵中,唯有现在这位最为年轻的最让他们满意。

    再没有烧杀抢掠的突厥人,百姓的生活恢复了安宁,连面目都带着喜色,他们慕名而来迎接这位总兵的夫人,这有这样才足以表达他们内心的感激与爱戴。

    内眷的马车在驿馆内停下,走了这么长的路,现在才真正放松下来。

    驿馆的仆妇们热情地将冉念烟等人迎下车,在正堂行过礼,徐问彤见女儿面上不显,心里明显是想着徐夷则的,便帮她问道:“总兵大人现在何处?”

    仆妇笑了,道:“大人忙于公务,极少出军营,我们大同的百姓都想见这位保国安民的大人呢,自然要只缠一会儿,还请夫人们稍等,驿馆里安排了戏班,虽比不上京城的戏班子,却只当看个热闹,听听我们本地的土戏吧。”

    又有几位官家太太模样的妇人来了,递了帖子,竟是本地州县长官的夫人们。

    冉念烟从容行礼相迎,那些夫人们也不见外,都说是自己来得突然,本应等行辕那边安顿好再来看望的,只是等不及瞧瞧裴总兵的夫人、京城里侯府的小姐。

    几人饮了茶,聊了些本地的风土,戏台上大戏开锣。

    冉念烟把孩子交给乳母中最稳重的方氏,看着方氏白净而安宁的面容,冉念烟总是不经意想起夏奶娘。

    每次方氏看着孩子时,冉念烟总会想起,自己也曾被这样一双眼睛注视过——那是夏奶娘眼底最纯粹的慈爱和练习。

    这一世,若说最对不起谁,她到底还是愧对了夏家,无论是奶娘还是夏师宜……

    想到这里,不禁怔怔,被身边的知府夫人唤了一声,才抿嘴笑笑,目光重新移向戏台上粉墨登场的伶人。

    自己何尝不是人生大戏中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台上搬演着《荆钗记》,戏里的贫贱夫妻历尽生离死别,终于修得一世团圆美满,算是苦尽甘来的喜剧。

    徐问彤也看着戏台上的夫妻,心中喟叹,自己这一生的大悲大喜又该如何界定,谁占上风呢?

    唱了两折戏,冉念烟和几位造访的夫人相谈融洽,甚是投机,约好了改日在知府官廨摆宴,各家轮番回请,将一本戏听完。

    把人一一送走,天色已经擦黑,驿馆的丫鬟说总兵大人已经回来了,就在驿馆等候。

    冉念烟精神一震,问她人在哪里,丫鬟笑着引路,来到一间带廊庑的三开间正房外,未等叩门,已听见里面传来婴儿的啼哭。

    紧接着是男人无奈地笑声:“是这样吗?”

    冉念烟等不及,推开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徐夷则坚实挺拔的背影,他的手像是抱在胸前,头微微低下,像是在看着无比疼惜的珍宝。

    徐夷则闻声回头,像是料到冉念烟会出现在门口一样,温暖地笑着。

    “你来了。”

    分别近一年,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太多,战争、伤病、死亡与新生,她不禁潸然泪下。

    可无论如何,他们终于等到了彼此,无论过程怎样,还能见到他,听他道一声最寻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