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节 (第3/3页)
她们扶了她回屋而已。 只是——她心里清楚,总会有一天,这么睡着,就再醒不过来了。 尤其近几日以来,似乎连扶杖走路都开始有些吃力……又一涌倦意袭来,阿荼只得放下竹杖,缓缓倚着甘棠树高坐了下来…… 她微微抬眼,满目漫绽,繁花似雪,灿烂得几乎晃了人眼。树下的女子目光微微不由恍惚,这花,可真像鄢陵的白蔹…… 那一年,也是暮春桃月,鄢陵洧水边的白蔹花,也开得这般好呢,她同一伙女伴边采藿边玩笑嬉闹,唱起歌儿来取笑刚刚有了小情郎的阿梓…… 后来啊,就平地里窜出来那么一队玄衣劲装的人马,领头的是那么一个好像浑身都发着光一般的少年…… 她长到十四岁,从未见过这般贵气的人——这世上,怎么会有这般耀眼的少年! 直到他驰马欺近她的一刻,阿荼还怔怔地想着,若是能多看上一眼该多好—— 后来啊,她就真的陪在他身边,看了许多许多年…… 《秦始皇与郑女篇·完》 作者有话要说: ☆、史书里的真相 作者有话要说: (ps:作者菌只是痴迷历史、嗜好啃书的业余人士一枚,无论是故事还是写在这里的观点,都只是自己看史书时的一些感想,而且也都非常主观。若有同样喜欢历史的妹纸,欢迎加入讨论。若出现文史知识方面的疏漏,还望看官们不吝指正,先拜谢了!) 【赵姬】 关于秦始皇的生母赵姬,读《史记》的时候,作者君有三处存疑。 一、关于赵姬身世 《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先写:“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乃遂献其姬。” 点明了赵姬的身份只是邯郸一名女伎,地位鄙贱。 但后来到子楚逃回秦国时,又写道“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 这里,赵姬又成了“赵豪家女”,出身显贵大族。 所以,《史记》里的记载,本身就自相矛盾。 史实究竟如何,现在仍众说纷纭,莫能定论。所以,在这个故事里,就取了相对来说比较合理一些的赵氏豪族的家伎身份。 二、关于赢政血统 《史记》里,太史公明白无误地写了:“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子楚在吕不韦那儿见到赵姬时,她已经怀有身孕了,后来诞下一子,即是赢政。 但,客观地来讲,太史公写《史记》之时,距邯郸城中这一段历史的发生,已经相隔了一百五十多年。要把当年所有细琐的史实都毫厘无谬地还原,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像这样极其私密的事情,探赜索隐尤为困难,因此,最终得出的结论可信度也就存疑。 而在赢政出生之后的二十多年间,吕不韦对这个孩子的态度表明,彼此之间是父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首先,吕不韦在助子楚逃回秦国时,放弃了赢政和赵姬;其次,赢政承位之后,吕不韦作为相国,独擅专权,完全压制着赢政;而最后,蕲年宫之变后,吕不韦先是免官,再被迫迁蜀,终究仰药自尽(若是亲生父子,何至于此?)。 太史公着书之时,曾漫游多地寻访遗迹传闻,而他最终在《史记》中这样落笔,起码证明了一点——当时,的确有赢政系吕不韦之子的说法。 如果依之前的推论,赢政的身世没有问题,但当时有人谤议其出身,污蔑他是太后与当朝丞相私生——那就是一个巨大的政治阴谋。如果这个谣言被坐实,简直可以将吕不韦和赢政同时打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而史实究竟如何,两千余年后的今日,已然湮沦莫考。 此外,当时的确有一段“移花接木”的典故,为这个说法提供了原型: 楚考烈王多年无子,相国春申君宠幸了一个女子,等到她有孕,再进献于楚王。这女子进宫十分受宠,封了王后,涎下一子,取名为悍,后来被立为太子,继承了楚王之位,这就是楚幽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