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6节 (第3/3页)
事带了过去。 人要皮树要脸,仅以沈国舅雅量大方是不大解释得过去的,皇后meimei家的庶子的大舅子踩到他脸上,双方辈分都不一样,就这么算了? 韦启峰先前是没想起这个疑点,现在被关在了大牢里,权贵梦破灭得干干净净,却是把自己的生平所历反反复复过了一遍,终于又多拖了一方下水。 他认为沈国舅当时一定是发现了他的图谋才没有闹大,不然首先为何要派人跟踪他?他此前又没有得罪过沈国舅。 而沈国舅不声张,那就一定是憋着坏,他也不是个好人! 这证据当然没有多么硬实,大部分还出于韦启峰的臆想,但对于皇帝来说,够了。 因为这恰恰合上了他诈沈皇后的那一部分。 沈皇后透过沈国舅知道了韦启峰不对而一语不发,她就等着皇帝死于阴谋,而后她再毅然挺身以此拉朱谨渊下马,推朱谨洵上位,多现成的果子,抬抬手就摘了。 唯一的问题是,皇帝并不想做那只蝉。 “朕灰心得很……” 皇帝苦笑着,他才从一次剧烈的头疼中缓解了过来,就听到了这个消息。 即便是他已经料到的事,但实证摆没摆在眼前,毕竟还是有差别的。 “二郎,朕现在没有心力再消耗了,只能问你,你说,三郎究竟知不知道此事?” 朱谨渊本人是到现在还坚持着说他不知道,反而沈皇后是知道的,事态之翻转,也是难言得很了。 朱谨深淡淡地道:“他说不知道,那就当他不知道罢。” 皇帝听了,自嘲地道:“怎么,你是怕朕承受不住吗?” 朱谨深只是回答他:“至少郝连英和韦启峰都拿不出三弟主使的证据。” “你是想说,终究他不是最想害朕的那个吗——” 皇帝在枕上出了一会神,他知道的,朱谨深跟朱谨渊关系一向不怎么样,朱谨深甚而明面上都不曾掩饰过他对庶弟的恶感,但到了这最要紧的时刻,他终究还是愿意放过朱谨渊一马。 不是为了朱谨渊,是为了他。 做父亲的,再对孩子失望,也不能承受孩子居然有弑父之行。旦能往好处想,总是更愿意往好处想些。 汪怀忠端了药来,朱谨深接到手里,道:“皇爷别想了,我看三弟确实像是不知情的,他那个脑子,身边人想瞒着他干点什么事并不算难——他若是真的灵醒,能由头至尾策划出这一场大事来,恐怕郝连英倒未必敢和他合作。” 郝连英改天换日为的是换个好控制的皇帝,朱谨渊倘若有这么厉害,那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把他这个知道黑历史的干掉,而不会选择依靠他,留这么个活把柄在身边。 “嗯,倒是有些道理。” 这一番话有效地说服了皇帝,他的脸色顿时好看多了,顺着儿子伸过来的勺子,一勺勺地把一碗药喝完了。 汪怀忠满面笑地接回空药碗,道:“还是殿下有办法,殿下没来时,老奴在这里陪了半天,皇爷总是想不开,闷闷不乐的。” 朱谨深没说话,皇帝是把他脑补得过于温柔了些,他才没这个闲心去给朱瑾渊脱罪,不过确实是觉得不需要高估朱瑾渊的智商,方才这么说了。 皇帝歇了口气:“虽然如此,三郎也逃不出一个失察!若不是他其心不正,怎会给人可乘之机?汪怀忠,把舆图拿来,朕与他选个封地,叫他滚去封地上好好反省去,朕懒得再见他,也省得他日后再在京里生事。” 汪怀忠答应着要去,外间忽然传来一两声软绵绵的咿呀声。 皇帝循声望去:“是大郎来了?” 朱谨治年前得了个小闺女,论月份比宁宁要小一个月,朱谨治人傻了些,不知道这阵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但知道皇帝受了伤,又引起旧病加重,只能在宫里养着,他横竖是个闲人,就常常抱了小闺女来看一看皇帝,只是皇帝身体不支,他一般呆的时候也不长。 这时候听到孩子声,皇帝下意识以为小孙女又来了。 朱谨深面色整个柔和下来:“是宁宁,瑜儿把他接了来,先前说事,我让他们在外面等了一会。皇爷精神若还能支撑,就抱进来见一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