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节 (第2/4页)
一家子的官话竟然还说的不错,省去了老大的麻烦。 悠然赶紧沏了茶给林母和安然倒上,两人都喝了。待他回来,林母方看着他们一家子说:“我们家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但也不是那起子刻薄的。你们只要踏踏实实的做事,便总有你们的一口饭吃。来见见,少爷你们已经见过了,这是我女儿,你们以后就喊‘姑娘’吧。” 然后又将他们一一指给悠然:“这个是你刘伯,这是她的女儿徐娘子,这是他的外孙石头,外孙女大丫。以后大丫就跟着你吧,石头跟着你弟弟。徐娘子就管这家里的灶上活计和洒扫等粗活。你看如何?“ 悠然点点头:“就按母亲说的办吧。”然后又看向几人:“我们家自然不是那等刻薄人家,但也容不得奴大欺主的事。我弟弟虽然年幼,但也是正经的秀才老爷。我虽然不才,在忠义侯府和昌平侯府的夫人那都还略有几分薄面。我对你们的要求不多,做好自己份内的事,管住自己的嘴巴,这家里的事,不管外头人如何威逼利诱,谁要是敢在外面胡说八道,可别怪我不客气。我们家既然能买了人来,自然也能再卖出去。好了,天色不早了,后面有浴室,里面放了给你们的换洗衣物,你们轮流洗漱一下吧。” 几个人恭敬地答应着去了。 见他们都去了后院,林母问:“闺女,你刚才这样说话是不是有些太厉害了?” 第四十七章 莲藕 悠然说:“母亲,若是可以我也不想这样。但是既然他们是我们家花钱买来的奴婢,那么就一定要有规矩才是。若不然时间长了,主不主奴不奴的,才是祸家的根本。”她刚来时也很不适应这样的封建社会,尤其是作为一个没有人身自由的奴婢。只是既然在这里生存就势必要遵从这里的规则,如今她已经很好的适应了这里的规则并且可以利用它来做对自己有用的事。 安然也在一边附和:“jiejie说的对,母亲万不能太心软。” 林母点头道:“放心,我不会拖你们后腿的。” 悠然摆好饭菜,母子三人都洗了手用饭。 不一会,那四人就已经洗完澡换上干净衣服出来了。悠然给她们的都是自家的一些旧的粗布衣服,虽然免不了有一些补丁。但是总比她们原先穿的要干净些。 悠然点点头:“恩,看着精神多了,厨房里给你们留了饭菜,你们去吃吧。” 那个徐娘子并没有急着去吃饭,而是先带着女儿将桌子上的碗筷收拾干净了,才去了厨房吃饭。这一点让悠然心里暗自点了点头:还算是有些眼色。 带他们用了晚饭后,林母带她们娘俩将西厢房的两间杂物室收拾了出来,让他们住下了。 回到屋里后,林母又说对着儿女们说:“今晚先这样将就着住,待明日,安哥儿你去你大伯家找几个人帮忙,在咱家对面那块的空场处盖两间屋子并两间窝棚,给老刘头和他的外孙住。省得都挤在这家里,忒不方便。” 安然笑着答应了,林母又到室内搬出一个匣子来递给悠然:“好孩子,你是个聪明的。管家理事样样都来得了,我看你比我还强些。今天,我就当着你弟弟的面把家交给你当了。” 悠然连忙推辞:“母亲,这如何能使得?” 林母说:“有什么使不得的,早晚你是要经历这些事的,与其到了别人家里人生地不熟的开始历练。还不如先在自己家里练练手,将来出了门子也不至于两眼一码黑的,什么也不知道呢。” 安然也在一旁相劝,悠然见推辞不过,便收下了。 回去后,打开一看,匣子里放着两锭十两纹银,几块碎银并两大串铜钱。加起来是二十五两银子。 林母没说这些银子要花多久,但是想来,这些就是她掌家的本钱了。以后,没有十万火急之事,是断断不好意思朝林母开口要银子的了。 第二天一早,安然去了大伯家一趟,又去了隔壁村的石匠和木匠家里一趟。 不到半个时辰,石料和木料、瓦片等便陆续有人送过来了。听说林家要盖屋子,村子里在家闲着的青壮年一下子来了十多个人。好在刚过完节,家里的菜蔬、鱼rou的都还算丰盛,徐娘子手脚也麻利,因此虽有些忙乱,午饭也让大家吃的满嘴流油。 前后不过五六天的功夫,两间茅屋并两间牲畜棚便盖了起来。这样一来,以后老刘头便可以带着外孙住在这边,马匹养在这边,离院子略远些,便不会有不好的气味传过去。 盖这屋子的时候,悠然还悄悄地问了林母:“咱家在那地方盖屋子,会不会有人不乐意啊?” 林母疑惑的说:“为什么会有人不乐意呢?前边那池塘也是咱家的,听说可是你爷爷在世的时候花钱买下来的。只要咱们自己愿意,旁人也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