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节 (第2/4页)
一次出现了如此严重的意见相左! 不,这已经不能仅仅称为单纯的意见相左,而是政见不合! 之前本着不远朋友反目的想法,双方也曾数次辩论过,试图将对方拉到己方阵营,两边你来我往、引经据典十分激烈,可最终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得不欢而散。 想法是好的,偏偏这一次的分歧是无法相互迁就,更无法彼此包容和融合的,几天下来,杜文、牧清寒和郭游之间的关系自然不复从前,已然有了一道深深的,永远也不可能调和的沟壑,且很有可能渐行渐远。 见杜文面色黯然,何厉出声安慰道:“这有什么,旧友去,新友来,你还这般年轻,往后说不得要认识更多人,自然也多得是意见不合,习惯就好。” 杜文听得哭笑不得道:“您这是安慰我,还是打击我?” 何厉呵呵一笑,老神在在道:“不算安慰,也非打击,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且不说众口难调,单是个人成长环境不同、性格不同便注定了要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便是关系再好的朋友也不敢保证永远没有意见相左的时候。 只是有的时候,这种不同经过努力之后可以化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包容;可也有的时候,不同就是不同,便如那水和油、冰与火,注定了无法共存,而原先的朋友自然也未必能继续把酒言欢,便是反目成仇的也不在少数。 不过这一回唐党和魏党之争空前激烈,说是生死存亡之际也不为过。 圣人年纪已经大了,便是再好,也不过十年掌权可能,而等到新皇继位,自然又要提拔自己的心腹,他们这些先皇老臣怕也就荣光不再。 可若是能入阁,成了真正意义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阁老,一切就都不同了,因为任何帝王都不可能忽视一位阁老的存在!而内阁也早就被认定了是超脱皇位更迭的存在,地位、意义自然不同。 圣人不年轻了,而唐芽和魏渊同样青春不再,他们不可能就这么干等下去,自然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采取行动。 大禄朝内阁成员常设四位,除非大罪,或是年纪大了主动高老,轻易不会退下来,只要没有名额空缺,便是下面的人再才华横溢也只能眼巴巴看着。 原先唐芽和魏渊的老师也曾入阁,可到底年纪差的太大,他们也只能竭力提拔、铺路,然后不等几个学生成长到能够接班的时候就先后去世…… 当年两个人的老师就没分出胜负,如今他们自己越发斗的不可开交,眼见着这持续几代人的斗争终于有了要落幕的迹象,怎不叫人心神俱震! 该说唐芽和魏渊的运气好还是坏呢?前两年他们就已听到风声,说七十多岁的李阁老终于表示自己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想退位养老。 一位,只有一位,这也就意味着短时间内只有一个名额。 是自己,还是斗了一辈子的死敌? 要的就是先机!谁快一步,生;谁慢一步,死! 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是阁老这样超然的存在,但凡其中一人入阁,必然会抢占先机,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给对方制造障碍,甚至置他们于死地,最终将其连根拔起。 谁都知道这一回的升阁关系重大,不管是谁上去了,都将意味着持续二十多年来的唐魏两党斗争的终结,因此气氛尤其敏感微妙。 作为铁杆儿直系唐党,不管是何厉、肖易生,还是杜文、牧清寒,自然都发自内心的希望唐芽能够顺利入阁。 可若是唐芽上位,魏党势必要被肃清,届时郭游自然也无法置身事外,因此杜文每每想起也觉得万分感慨。 当初他们在济南府学时何等肆意开怀?每日只高谈阔论,想着研究学问,报效国家,能得三五知己好友已是生平快事,谁能想太多? 尤记得那几年佳节,他们几人相携出游,饮酒作诗、戏耍取乐,更对月抒怀、对酒当歌,迎着湖中皎月碎屑,踏着两岸朗朗歌声,好不快哉!惟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又哪里会想到能有如今这样针锋相对,甚至你死我亡的情形? 唉,这人生风云变幻,世事无常,说的也就是这个吧? 何厉知他心中所想所感,却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