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节 (第3/3页)
,才拎着上了楼。 张美兰正在泡糯米,瞧见她上来,手都顾不上擦一把就先把她手里面的东西接了过去,问:“这都是啥?” “今儿我们尝点新鲜的,妈,一会儿你泡完糯米帮我把做鸡蛋仔的铁板拿进来。”林静好边说着便蹲在地上收拾。 “好,妈这马上就好了。”张美兰洗了把手,又把糯米都细细的洗了一遍,然后泡起来,盖上盖子,抹了一把手,转身就从厨房出去。 林静好先分别把红豆拿出来,洗干净之后放在锅里面煮上,又拿了一穗玉米儿,把皮拔掉,露出来一个个黄黄的小脑袋,一点儿也不心慈手软的把它们一粒一粒剥下来,然后放在盆里面,细细的一个个洗干净,趁着奶还热着,抓了一大把泡进了奶里。 张美兰来的及时,她把小锅递给林静好,然后就帮着林静好把鸡蛋打碎,蛋黄和蛋清分开,蛋黄全部阉了起来,剩下的蛋清装进小瓷盆里头,然后按照林静好教她的比例挖了两勺面粉进去。 林静好把小瓷盆抱过来,先把玉米捞了出来,把泡玉米的奶倒了进去,加了一小勺红糖,又加了两勺白糖,再来一勺酵母,递给张美兰后把沾着奶的玉米找了小碗放起来。 刚巧红豆熬熟,林静好用筷子戳了戳,已经软了不少,满意的点点头,让张美兰帮着捞出来,又把绿豆拿出来洗干净,放了水,在火上接着熬。 不过这一次,林静好在锅上面放了一个屉盘,把玉米的小碗放了上去才盖上盖子。 等她都弄好,张美兰那边已经把甜鸡蛋仔的面糊糊搅拌好,里面冒着一股一股的奶香味儿,闻着就馋的紧。 鸡蛋仔做起来要比竹筒饭还有枣花酥都简单,除了咸蛋黄口味的需要腌蛋黄之外,甜口的只需要把面糊糊弄好就行,这个并不难,张美兰跟着林静好,只用了一天就学会了。 玉米香跟着绿豆香一块儿冒出来,林静好关了火,把玉米碗拿下来,绿豆也装了锅,这才跟张美兰说道:“妈,你去洗衣服吧,剩下的我来就行,不然晚上咱又不能早睡了。” “嗳,妈就在那头的水房里,你要是忙不过来,叫一声就行。”张美兰擦擦手,又跟林静好嘱咐了一句,才转身离开厨房,去屋子里面抱了一盆衣服出来。 和林静好摆了半年摊,张美兰也知道这其中的辛苦,晚上睡的晚,早上起得早,又住在吴艳芬这里,她们娘俩肯定是把家务活全包了的,可谓每天都忙得很,一刻不得闲。 自那次闹了蠢后,她也跟着开了不少窍,学起来也快了不少,尽管开始还有些顾不上,不过日子久了,倒是也得心应手,有啥事也知道先和闺女或者妈商量一下,就算是忙,也是开心的。 林静好也是一样,尽管每天都忙的脚不沾地,但是还是觉得挺开心,尤其是每天晚上数钱的时候,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她乐呵呵的哼着小曲儿,然后把绿豆和红豆也放进奶里面,在锅上蒸了一分钟,又找来三个小玻璃罐儿,分别把两个捞出来装起来,又把玉米捞出来也装进去,这才松了一口气。 红豆和绿豆就算是蒸过也没有也没有玉米那么好入味儿,玉米本来就带着一股甜香味儿,要是放在奶里头蒸,奶本身的鲜味就会被玉米掩盖掉,不过红豆和绿豆不一样,它们的香甜味道没有那么腻,蒸一下反而会给奶里头带着一股豆香味儿。 都入了罐,林静好把牛奶先收好,然后把做鸡蛋仔的铁锅放在煤气灶上,细细的刷一了一层玉米油,又挖了一勺子面糊糊,浇进去,并没有着急开火。 她一共刷了十个格子,前三个格子里面她用筷子夹了玉米放在正中间,然后又在其他的格子里面放了红豆和绿豆,最后又加了一个玉米,刚好十个放好,这才开了火,把铁锅合起来。 这种多种口味混合的一锅,做起来肯定是多多少少会有窜味儿,但是好在都是甜的,她也想试试这味道窜出来有没有很怪异,毕竟要是以后买的人多,她是腾不开手一锅一锅的做的。 这一锅刚好做二十个,却很少有人能一口气就买二十个,合在一起做,能省下不少时间。 好在面糊糊的味道是一样的,所以就算是香味儿冒出来,也还是那股子奶香味儿,只不过还夹着一些甜甜的清香,这是红豆和绿豆综合在一起出来的味道,还有就是浓郁的玉米味儿,全部融合在一起,那味道,说起来,是很销魂的。 总结出来就是四个字:甜而不腻。 吴艳芬坐在屋里头裁了一块布,合计着在给林静好做一个替换的围裙,这针脚刚上去,门缝儿就飘进来一股子香甜味儿,她感觉口水一下子就充满了口腔。 忍不住笑话自个儿,怎么年龄大了,还这般嘴馋?肯定又是她那大孙女,在做好吃的。 别说吴艳芬了,林静好把铁板掀开的时候,一股子热气夹杂着猛烈的香味扑面而来,差点把她给熏倒的同时,她的口水也漏了出来,好在厨房里面没什么人,林静好连忙咽了一口,忍着馋,把鸡蛋仔一个一个的拿出来,放在小碗里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