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节 (第2/3页)
一队,缓慢地前行,最前面的那人穿着雨衣,中等身材,肩上还扛着一根钓鱼竿,身后的四个人也穿着雨衣,如同蜈蚣一样在地上爬,姿势缓慢而奇特,一行人就这样经过了县一中的路口,当时下着雨,监控镜头被雨水打湿,拍摄到的画面有点模糊。 视频显示的时间是凌晨三点,街上空无一人。 包斩想到了一个人,此人叫老杨,在路口开着一家早点铺子,每天三点钟就起床做生意,他很可能目击了当时的情景。 每个学校门口都有一条小吃街,街道往往杂乱无章,一下雨就污水横流,饺子馆挨着包子铺,沙县小吃旁边是兰州拉面,麻辣烫的香味和臭豆腐的臭味一起弥漫,铁板鱿鱼发出的哧哧声混合着鸡排放入油锅的咝咝声。烤肠的机器还在转动,铲子刚刚翻起煎饼馃子,奶茶店里贴满了纸片,上面写着学生的留言。 毫不夸张地说,学校门口聚集着一个人一生中最难忘最美味的小吃。 因为,毕业后就再也吃不到了。 因为,这些都包含着青春的记忆。 加祥一中毕业的学生应该不会忘记当地特色的小吃:糁汤。 糁汤,以山东省济宁市为起源,流行于齐鲁大地的京杭大运河沿岸,说是名吃,外地人其实并不知道。其汤为牛骨头或者羊骨头熬制而成,配以香料、葱、姜,需大火烧煮几个小时,把汤熬成乳白色。碗里打碎一个鸡蛋,浇上guntang的大骨汤冲开,放上薄薄的熟rou片,再撒上香菜,淋上香油,色香味一应俱全。 这种骨头汤,哺育了勤劳善良、朴实强壮的鲁西南儿女。 老杨糁汤最早就是一个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木头棚子,属于违章建筑。棚子上方原先挂着一块招牌,早已被烟火熏得难以辨认原来的颜色,有一年,冬季的大风卷走了半边牌子,现今只剩下“老杨”二字。 后来,老杨租了个小店,店门前有一口大锅,放着几个破旧的木头方桌,小马扎散落一地,老杨是这条小吃街上起得最早的人,每天三点就要起床熬骨头汤。 十年前,这种汤如果不加rou的话卖一块钱一碗,十年后,老杨还卖一块钱。 十年来,房租涨了几十倍,rou价涨了几倍,老杨的糁汤从未涨价。 有人问老杨:“为什么不涨价,是不是傻?” 老杨回答:“涨啥价,来我这里吃早饭的都是些出苦力的人,都是些穷学生,你说涨啥价?” 无论春夏秋冬,老杨每天凌晨三点就起床生炉子煮汤。多年前,老杨还是小杨,最早在这里吃饭的是一群出苦力的人,他们在东关火车站干装卸、在建筑工地上打工,还有赶着马车、驴车远途拉货的贩子,吆喝着驴马停好车辆。这群人根本不用和老杨说话,他们只要往小桌前一坐,老杨就端上一碗热乎乎的糁汤,如果天飘着雪花,北风呼啸,喝完这碗糁汤就会大汗淋漓,浑身充满了力气。然后上路,奔向他们的生活。 除了卖汤,老杨还做油饼。这种饼叫壮馍,非常压饿,吃一个饱一天。 油饼要卷上大葱和咸菜,咸菜是老杨媳妇儿腌制的,店里有个大缸,里面腌了满满一缸萝卜条和酱黄瓜,这些都是他家菜地里种的,免费提供。 老杨对钱财看得很淡,他的糁汤店只卖一上午,过了中午他就关门下棋去了。 那一年高考的时候,老杨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到店吃饭一律免费,每人一份油饼一碗糁汤。 高考的两天时间,老杨的店里挤满了吃饭的莘莘学子,老杨的善举缓解了高考的巨大压力。学生向老杨致谢,老杨说:“孩子,别管考上了北大还是清华,以后多回家看看。” 老杨媳妇儿在旁边嘟嘟囔囔抱怨:“这两天免费吃喝,赔了多少钱,拼种(傻瓜)。” 老杨向媳妇儿吼一声:“滚熊蛋,别颠憨(别不听话),一边子去,你落落嘛也(你添什么乱)。” 久而久之,这成了小店的传统习惯,多年以来,每当高考的时候,老杨的店里就会学生云集。据说,在高考这天喝了老杨的糁汤,能比平时超常发挥,取得更好的成绩,所以很多家长图个吉利,也来替学生们排队。 有一年,城管要没收老杨的桌椅,不准他在门前摆摊,还动手打了老杨。 这下可算是捅了马蜂窝,加祥一中毕业的学生几乎每一个都念及老杨的旧日恩情,有的已经官居要职,市委省委均有人过问此事,城管队长迫于压力,亲自到老杨店门前鞠躬道歉。 警车在老杨店门前停住,包斩下车,和老杨笑呵呵地打了个招呼。 包斩高中时曾在老杨的店里当过学徒,兼职打工,所以和老杨非常熟悉,不必客套。 老杨说:“小包子啊,听说你当了大侦探啦,我忙完再陪你说话,你先坐会儿,都没吃饭呢吧?” 包斩说:“吃饭不着急,我先给你帮帮忙。”他熟练地系上围裙,拿起擀面杖开始擀饼,挑起来放在鏊子上,刷上点油,翻个儿,很快就把最后几个油饼烙好了。 店里客人渐渐地散去,老杨给每人端来一碗糁汤、一张饼。 包斩也不客气,拿起饼,抹上辣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