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节 (第4/4页)
下,咱们出来很久了,再不回去,宫里又要闹翻天了。” “急什么?我还要听听那叶明修讲课。你说他参加今次的科举,名落孙山?不应该啊。此人才华,足以让苏奉英倾心,让苏濂刮目相看,必定不凡。”朱正熙咬着草,含含糊糊地说道。 刘忠说道:“奴听干爹说,好像是他太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得罪了主考,这才名落孙山的。此人的确有才,在绍兴府时便小有名气。十五岁就上书给先皇,论治国之策,得到了先皇的赏识,钦点他参加那年的科举。后来他因照顾生病的母亲,没有如期进京,否则他可能都入翰林了。” “刘德喜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朱正熙挑眉道。 刘忠嘿嘿一笑:“干爹说皇上对此人也有兴趣,就去了解了一下。当时皇上看过他的试卷,只不过他在试卷中的一些观点有些偏激,皇上无法认同,这才同意主考将他的名字划去。” “行啊,你干爹不愧是大内溜须拍马第一人。”朱正熙坐起来,只觉得远离了那座紫禁城,连呼吸都顺畅了许多,“今日我们看到的事,不准对任何人提起。” 刘忠一凛:“奴什么都没看见。” 朱正熙又看向堂中正在讲课的修长身影,扬了扬嘴角。叶明修,他们一定会再见的。 第23章 端和四年,皇长子选妃的结果大出众人所料。之前呼声最高的苏奉英并未当选,反而是户部侍郎的女儿成为了朱正熙的正妃。另有两名女子,一并收为侧室。 随后,端和帝正式册封朱正熙为皇太子,百官朝贺。 消息传到朱翊深这里时,已经是桂花飘香的八月了。他们一行进了哈剌温山,人迹罕至,通讯不便。过了哈剌温山,便是额尔吉纳河流域,已经离蒙古高原很近了。 朱翊深是持节的使臣,一路上受到各地官员的礼敬,住在驿馆或者府衙,不愁吃喝。可进山之后,只能在野外扎营,吃他们自己带的干粮。夜里,朱翊深坐在篝火旁边,借着火光看羊皮地图,哈剌温山并不是单独的一座山,而是山连着山,林子连着林子,不要说他们这些从中原过来的人,就是当地人也很容易迷失其中。 他们原本在木里吉卫找了一个使鹿部的人做向导,但就在昨日,那人利用对地形的熟悉,趁他们不备跑掉了。 队伍因为丢失了向导,有些恐慌。这大山里头,昼夜温差极大,明明还是秋天,晚上却冻得人直发抖。但朱翊深不慌不忙,自己看地图指挥队伍白日行进,晚上扎营。他是整个队伍的主心骨,见他如此,其余众人也都安定下来。 今夜轮到郭茂和萧祐当值,他们去巡视周围的环境,以防有野兽出没。这一代都是高大的樟子松,几乎遮住了头顶的夜空,萧祐一边撒着雄黄粉和草木灰,一边用火把照路。郭茂偷偷对萧祐说:“兄弟,你说我们还得多久才能走出这里啊?没有向导,这哈剌温山,简直大得可怕!” “这一路上,你也见识过王爷的本事了?跟着他就对了。”萧祐淡淡地说道。 进入奴儿干都司以来,常常会在路上遇见暴民或者流民,想要打劫队伍。但朱翊深处变不惊,屡屡能够在不杀人的情况下平息干戈。 奴儿干各部族为了自己的地盘还有资源,时常发生摩擦。有些人趁机装扮成其它部族的人打劫过往的商旅或者运送物资的队伍,得手之后,再将责任推到其它部族身上。康旺这个指挥使,只要塞些钱给他,通常只作壁上观。在这种情况下,贸然杀人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朱翊深清楚地明白这一点。 但这并不是一个养尊处优的王爷所能拥有的远见。 而且朱翊深与他们同吃同住,以身作则,从无特殊。遇到危险时,将每一个人的安全都妥善地考虑到,平日又注重纪律和奖惩,所以整个队伍从最初组建时的松散,到如今的训练有素,人人可以一敌十,且唯朱翊深马首是瞻。 萧祐对朱翊深,是打从心底里敬服的。一个尚未及冠的男子,有如此的能力,实在出乎他的意料。朱翊深身上,有种超越年龄的成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