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节 (第2/3页)
两万三千五百十三进,四万一千两百零三出 刘基就是后世被人提起过无数次,和三国时期与诸葛亮比肩的刘伯温。其实《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就是陈友谅麾下的一个门客,他写《三国演义》偏离了正史《三国志》很多,而这些偏离的内容,很大一部分,就是他耳闻目睹陈友谅和朱元璋还有张士诚之间的战斗,并且把这些事件发挥成故事,写进了小说。 诸葛亮的任务原型,和一些事迹的来源,其实就是刘伯温,但是也很有可能是席应真。因为毕竟罗贯中跟席应真更接近一些。 现在来说说为什么席应真和刘伯温相互龃龉。 理由当然很简单,两个人都是当时不世出的术士高手,当然要决一高下。 刘伯温从小自学成才,秉承了宋朝的陈抟和周敦颐,以及后期朱熹的学说。刘伯温是个非常聪明的人,融会贯通了道家和儒家理学的精髓,成就了一代术士宗师。而席应真的身份师承不明,史书记载的很少,也不仅仅是成王败寇的原因。而是席应真的师门——诡道,从古至今都很隐秘。 两人当时各为其主,相互争斗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都想得到一本《恒河数沙》的册子。 《恒河数沙》这册子,其实也是有来历的,公元前古希腊就有了,明确记载是阿基米德所著。这个册子一直没有翻译到中国来,一直在欧洲和中亚流传,也不是什么太有名的学说,和阿基米德其他的成就来说,非常边缘化,几乎没人关注。 但是这个册子在元朝时期,蒙古军队,占领中亚和东欧,很多中亚的色目人到了中原,这个册子的手抄本也慢慢在民间流传过来。 官方对这个册子根本就不在意,因为对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这个东西完全没有用处。 现在说说《恒河数沙》到底说的什么。 古代人的数学其实并不发达,其中有个难题就是,如何显示大数目。打个比方,中国的文言文,就喜欢用“三”、“数”来形容数目的庞大,就是说有很大的数目,然后发明了千万亿这些数目的概念,但是更高的数目呢,兆,亿兆,兆兆,这些数目也书写出来,但是不能用于计算。 古代的西方也是一样的难题。但是《恒河数沙》就提出了一个相对精准的表达大数字的方式。 现在社会都觉得没什么,但是在古代这是一个很艰难的事情。 并且《恒河数沙》并不仅仅是一个数学方面的课题,其中提倡了一个概念,那就是能够计算出世界上所有的沙砾。 这个就和神秘主义有关系了,所以在元末时期,这个册子引起了中国很多术士的窥觑,因为中国的道教,对算术有着系统的认知,并且运用于法术之上。 当时席应真和刘伯温都对《恒河数沙》这个册子的手抄本无比的向往,但是这个册子落到了席应真的手中,可惜的是,席应真也无法根据这个册子找到合适的算术,提升自己的法术。反而因为这个事情,遭到了刘伯温的打击。 不过席应真有个徒弟,叫姚广孝,也就是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席应真在陈友谅被朱元璋打败丧命之后,也不知下落。 但是可以证实的是,《恒河数沙》这个册子,肯定落在了道衍的手上。因为道衍在几十年后,给诡道加入了一个最厉害的算术,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算术,就是算沙! 这就是申德旭为什么对算沙如此震惊的原因,因为道教的内部记载,当初掌握算沙的道衍,神通广大,其他的以后再说,但是他在乱军中,能够一眼就能分辨出敌方有多少军士。当时无数的术士在道衍面前印证,都发现道衍的确是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 道衍不需要任何器具,就能看出一棵树上有多少叶片,一个盐罐里有多少盐粒,甚至能够掌控军粮的数量,精确到两。 拥有这种本领的人,给永乐帝作为军师,而朱允炆身边已经没有任何可用的术士,刘伯温也早早的死掉,所以朱棣打不赢朱允炆才怪。 这就是诡道算术——算沙的来历。但是道衍之后,诡道再也没有人能够学会算沙,算沙这个真实存在,但又不能接触的算术,就一直在术士中流传。 当王鲲鹏对申德旭说有人能算沙,并且和王鲲鹏是兄弟的时候,申德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这句话是王鲲鹏所说,也绝对不是王鲲鹏在吹牛逼。 “我能拜访那个人吗?”申德旭谨慎的问王鲲鹏。 王鲲鹏指着黄坤说:“见那个人不难,但是要把那个人给请出来,还真要落在黄家人的身上。” 黄坤摊摊手,表示不明白。 “那人已经完全不愿意参与任何跟道教门派有关的事情了。”王鲲鹏说,“但是我们诡道和黄家有个约定,就是我们这一辈诡道传人,一定要收一个黄家的弟子。” “王道长,”黄坤犹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