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节 (第2/4页)
眨眼,她没听错吧?堂堂学校食堂,竟然没有座椅?看向邓芳芳,邓芳芳倒没抱怨,而是说道:“听说是我们这一届入学太匆忙,后勤没跟上,学校已经在置办了。关于餐券买饭的事,学生会生活部的师兄师姐们也已经贴出了致校长的公开信,好多七七级的学生也在声援,应该很快就能有进展了。” 雍静就说道:“希望学校能快点处理这件事,早点用饭票代替餐券,要是把饭菜种类多增加一些,就更好了。” 邓芳芳没说话,其实她觉得还好,比起以前在农村吃的已经好多了。 萧清韫自己不在食堂吃饭,但还是能理解雍静的,就安慰道:“既然有这么多同学反映,学校肯定会重视,应该很快就能解决的。” 食堂话题告一段落,萧清韫见两人饭也吃得差不多了,就问道:“对了,我们班有课表了吗?” 邓芳芳就说道:“有。我们两帮你和唐欣都抄了一份,唐欣的早上已经拿走了,你这份,我这就给你。” 萧清韫忙道谢,接过后一看,恩?怎么跟中学课表似的?萧清韫有些迟疑的说道:“这课表......” 雍静咯咯笑道:“你跟唐欣的反应一模一样。课表没错呐,还记得之前的摸底考试吗?班主任说我们基础太差了,学校准备先给我们补两个月高中课程,特别是英语,也要学起来。等两个月后再考一次,如果效果理想,才开始上大学的课程。怕有些同学心急,教材也是到那时候再发。” 萧清韫:“......”她还能说什么?这果真是最特么特殊的一届。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萧清韫在全国顶级高等学府,又开始了高中课程的补习。 给萧清韫们上课的老师,大致由四部分组成:有1949年以前即建国前的老先生,有建国后到1965年间任教的老教师,也有大运动期间留校的“老五届”,还有一些留校的工农兵学员。 十多年没有评定职称,好多四五十岁的老教师都还只是助教或讲师,但这一点不影响老师们的水平。甚至很多德高望重的大师,现在也“大材小用”的为他们讲解中学课本知识。比如教萧清韫班级数学的就是一位数学系七十多岁的老教授。 萧清韫班上的同学们,也是真材实料考上来的,其他学科也都还好,但英语着实有些惨不忍睹。最后英语老师只能从最基本的字母、音标开始,不过进度却拉得很快,这就导致了同学们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开始了疯狂地学习。 而让萧清韫感到惊讶的是,即使在老师这样快进式的教学模式下,同学们却基本都能跟上进度,进步当真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 这不禁让萧清韫想到了前世听过的一个故事:某高校77级的一位同学,因成绩优秀,被选派到俄罗斯交流学习。问题来了,那位同学只会英语,不会俄语。而时间又紧,正当学校考虑要不要换人时,那位同学却以惊人的速度,只花了11天时间就学会了俄语,最后当然是由他代表学校交流学习去了。 以前萧清韫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还以为是那所高校为了激励后来的学生而神话的一个人物,但现在她却觉得很有可能了。 这一届的学生,有太多的天才。毕竟是从积压了十几年的学生,几百万人之中挑选出来的。除去少部分的运气,没有一定的实力和天赋,是不可能考上燕大这样的顶尖学府的。 除了天赋,他们学习起来也如饥似渴,十分疯狂。就比如邓芳芳,最开始就属于把英语字母都认不全的类型。为了学习英语,她除了课上聚精会神听讲,课下更是抓紧每分每秒来复习课堂内容。生活节俭的她,甚至买了蜡烛。每晚必定学习到深夜,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都是用来记忆单词、语法,背诵例句和课文。现在不过刚开学两周,已经能跟萧清韫进行简单的对话。 这样的学习氛围,萧清韫感受到了压力,心中那一丝因前世受过高等教育的优越感顿时消失的一干二净。但同时,她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学习动力,周围的人都在努力,她若是得过且过,怎么对得起这激情的岁月? 上午最后一节课后,萧清韫刚走出教室,就看见了杨幼功。跟室友们说了一声后,萧清韫走到杨幼功跟前,高兴地说道:“我还想着什么时候到你们学校去找你呢,没想到你却先找来了。” 杨幼功接过她手中的书籍,然后才笑道:“你现在可不是一个人,要是等你去找我,小英可不得念叨死。” 萧清韫笑得开怀,“走,先回家了再说,妈要是知道你来了,肯定也高兴。” 回到家,李大妹见到杨幼功果然很高兴,吃饭时一直夹菜让他多吃些。还问到杨幼功父母、张忠夫妻和张小英好不好。 两边的老人都还好,不过说道张小英时,杨幼功就有些担忧,“我走时她开始呕吐了,吃不下饭,人也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