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来自罗马的丧尸军团 (第2/3页)
程闵大吃一惊,这一千艘船若是来到波斯湾。那么,一天之内就能通过海陆,越过隔离墙,向华夏境内运送数不清的“丧尸”。 华夏海岸线漫长,绝对是守不住的。 本来,程闵打算调动水师,运送兵马去罗马内陆巴比伦地区,断了罗马大军的后路。如今看来,只有全歼了对方的舰队,才能够成行。 既然罗马的舰队全部开出地中海了,程闵也就命令华夏水师,集中力量,歼灭罗马的水师。歼灭了罗马水师,华夏水师就能够随意大规模运送士兵了。 一时间,华夏陆军,海军,全部到达罗马边境。乃至以,像江南这样的繁华地区,已经没有驻军了。只有各地衙门,维持城镇治安,少许民兵维持乡间稳定。好在华夏人有着后世抗战般的爱国热忱,他们只有一个思想,就是安安分分,勤勤恳恳,生产劳动,支持帝国战争。 然而,华夏谁也不知道的是,罗马四处调动集结的分舰队掩藏了运兵船。这些运兵船出了直布罗陀海峡后,便集结了起来。一艘大商船,生生塞进去一万人,加上物资船,百多艘。罗马战舰向东,这支运兵舰队向西。 公元220年八月,安息高原上,利用高低起伏的山地丘陵沟壑为中枢,三百万华夏士兵,三个月的苦干,修建了绵延五百多里、三丈高的“安息墙”。土石结构,整体是一个半梯形四边形,最外层是石头,是笔直的。随后则是平整的土堆,有斜坡供上下。 八月三日,历史将会铭记这一天,在这一天,华夏、罗马两大帝国展开了第一次地面作战。罗马帝国为了能够生存,要抢华夏。华夏,当然不会让它来抢了。 从天空望下,整个安息高原,被漫长的“安息墙”割成两段,暂时分为“墙内”和“墙外”。这一天,日上三竿的时候,数以百计的华夏斥候,间隔数里,在墙外的原野上策马疾驰而回,拉起百道烟尘,大呼:“敌袭,敌袭!” 墙外更远的地方,尘头已经遮天蔽日,仿佛一次低空的沙暴,规模之大,仿佛笼罩了整个墙外的世界,目标直指“安息墙”。 安息地区中部,华夏属塞斯坦边境。 赵云亲自坐镇这里,麾下有副将李典、乐进、臧霸。 在这场帝国战争中,弘威大帝程闵投入了所有的兵力,和所有三国时期斩将杀敌的英才之士。其余各军区大将陈到、黄忠、张辽等人,各带将佐,镇守一段。 而罗马人也同样赌上了一切,一千万的兵马,足以载入史册,排名第一,万世不移。然而后世史学家称,“这千万级数的武装力量,与其说出自塞维鲁,不如说是源自弘威大帝。当时的罗马人已经走投无路,他们必须要冲破“安息墙”,才能活下去。若是不然,必然要在“安息墙”外安息。” “大将军,罗马人开始进攻了!”面庞刚毅黝黑的臧霸,一双眼睛透出兴奋。对于一位真正的军人,没有仗打,真是太难受了。 银盔银甲的赵云,手持龙胆亮银枪站在墙头之上,环视左右墙头。武勇的士兵,手持战戈挺立。那刀枪,反射着太阳的光芒入目。他目视远方,十分镇静,“守备住防线,当反攻的号角吹响的一刻,就是罗马的灭亡。” 四周将士双眼发光,罗马,是这个世界上,华夏之外最后一个文明国度。它灭亡的寓意,不言而喻。 然而,随后赵云就震惊。当那“低空沙暴”出现的时候,安息墙上的大秦将士皆震惊了。 千万人的狂奔,造出大风,裹挟狂沙。人未到,一股强烈的风沙先到,吹起华夏将士的发髻和衣角。 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一千万人的攻势,一触即发。 当nongnong的沙尘笼罩住这一方大地的时候,充满杀戮的气息瞬间弥漫。华夏将士虽然不惧,但在这令天地色变的异象面前,身体已经本能的颤抖。 一千万“丧尸”来了。这些“丧尸”要吃饭,只有“安息墙”内的华夏土地上,才有足够他们吃饱的饭。 神武的弘威大帝创造出了这些“丧尸”,他本以为,这些“丧尸”会吃光罗马,之后便是兵不血刃。 然而,罗马人毕竟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