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上之臣_第26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1节 (第1/2页)

    谢蓬道:“原本的确是不知道,我只记得家父案头曾有过这么几枚枫叶桐牌。但你放心,我请他出山前往贺军阵营的事是真的。毕竟不管他是不是何家的人,他能教出我这样的子弟,定然也能助我一臂之力!”

    傅明江怒而拔剑:“来人!给我杀了他!”

    底下的东阳伯与凌颂听见,旋即带着士兵冲上亭子来。

    谢蓬掸掸袖子,凝眉与东阳伯道:“傅贼丧心病狂,无药可救,不如我们这就回京奏报!”

    东阳伯含怒冲傅明江呸了一声,一跺脚,大声召集人马下了山!

    回营路上山风夹着草木气息如海浪般卷入眼耳。

    谢蓬知道杨肃是抱着让他能劝降叛军的心思出京的,但劝降贺怡可以,给机会傅家他却做不到,如果不是傅家一时贪念,又如何会衍生出后面这么多的事情?

    更何况杨肃最终也绝不可能会轻饶傅家,没有任何一个君主会心胸宽大到饶恕叛乱之人,既然同样是要死,那自然就是让他去死!

    “伯爷,吟之,我们即刻回太原,劝降贺怡!”

    “好!”

    春风绿道上,三匹骏马,直奔太原而去!

    ……

    日子穿梭似的往前走,谢蓬出京这月余,皇帝已经立下禅位诏书,同时立下的还有一道罪己诏。四月下旬太上皇移驾宁寿宫,登基事宜也已经在稳步筹划之中。

    杨肃处理完春汛、皇陵督造以及漕运官员更迭几件大事,时间就滑到了端阳节。

    这日兵部尚书与中军都督府的几个都督与副都督同时进宫送来军报:

    “谢蓬不知使的什么法子,成功说服了贺怡倒戈,现贺怡将傅家家眷全数看押在太原,押着傅敏傅睿等子弟南下杀去了汉中!

    “同行的东阳伯与荣坚所率兵马有三万人,现徐澜作为先锋已经调集川蜀两万兵力与叛军对上,谢蓬手刃了被最先派出场的傅明江的二弟傅明崇!这是详细战况,请殿下过目!”

    长缨恰好也在宫内,听到这里情不自禁地也跟着杨肃站了起来!

    “好!太好了!”

    杨肃拿着军报,连声赞着步出书案,“传旨押运三千两银子前去作为先锋军将士的犒赏!再传旨给东阳伯与谢蓬,命他们务必一鼓作气平定叛乱!介时我去城外十里迎接他们!”

    长缨扬声:“十里哪够?必须五十里!”

    杨肃点头:“听沈将军的,出城五十里迎接!”

    ……

    仗打到这步,动作就快了。

    过了西安,官兵势如破竹,十日拿下佛坪,又十日,贺怡斩叛军两将于马下,至此,傅明江所率部众已不过四万。

    东阳伯率三万兵于汉中东侧的西乡杀入,而谢蓬徐澜同时率领发两万人守住西面的略阳,以少康腿伤为代价,少殷率兵守住北边的太白,三面往南边杀边包抄。

    最终贺怡奋勇直前,与长子贺诤直穿汉中地界抢先到达巴州,截住了叛军南去路线!

    退守巴中以北的枣林镇之时,傅明江起兵时所带的傅家五个子弟已经只剩下他一人,而昔年傅家祖上积下的那些忠心耿耿的将领,也损失过半。

    余下的因为胜败明显,加之各州府处传来的新任太子如何务实以及体恤百姓与臣子,近来领命应战时的应答声也不如从前响亮。

    近来遇到徐澜偷袭,傅明江怒躁之下抽调了两名将领前去应战,结果这两人直接带着手上三千人直奔了东阳伯大营!

    傅明江当夜口喷鲜血,不过两日,朝廷兵马同时进攻,将其与残部围歼于平梁乡境内一座山头。

    ……

    捷报传至京师,杨肃当下下旨诏告天下叛军已定!

    沉闷了许久的京师一夜之间如同再生般焕发新颜。

    大宁立朝两百年,自近代朝堂权力失衡起,算来已有近一个甲子之久,如今叛乱定了,不必再打仗了,新上任的君王年轻有为,年轻一代的臣子都已经露出才干,就连那位板上钉钉的准皇后,亦是文武双全的一名女中豪杰,未来长久的盛世,恍如就铺陈在眼前了似的。

    蝉儿声声叫得欢快的这日傍晚,才刚定下登基吉日的杨肃拿着军报春风满面地来到了沈家,边往园子里走边朗声唤着道:“明日东阳伯与谢蓬徐澜他们凯旋到京,长缨,你随我同去迎接!”

    树上摘桃子的长缨拨开枝叶露出脸来:“怎么还得明日?我以为今日就得到了!”

    杨肃抬头找了半日才找到她,走到树下接了她手里的篮子:“明日沿途定有不少围观的,除去东阳伯和少殷少康之外,余下的徐澜谢蓬,还有贺家的贺诤他们都还没娶媳妇儿的,这种正该抛头露面的时候,你还不得容他们好好休整休整再进京?”

    说完他朝树上伸出手:“快下来吧!我帮你挑身好看的衣裳!”

    第401章 这就是报应

    五月十九,钦天监说这日宜出行,宜会友,还宜宴请,简言之什么都宜。

    南征军辰时已到达南城门外百里,杨肃率领文武诸臣到达城外五十里驿亭时,大军已经仅余十里。

    让将军们更衣换新再进城是杨肃的主意,所以这大约也成为有史以来颇为少见的远征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