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节 (第2/3页)
本莫名其妙。 探花郎就算不擅诗词,水平也不至于差到这个地步罢。 这么一来,待得展见星一首五言诗念完,院中的气氛不但没回暖,反而更冷了。 皇帝高坐在上首,眸光紧缩,一语不发,仿佛也叫新科探花闹糊涂了。终于底下有人忍不住道:“我请教探花郎,可是听错了题目?银杏何来并蒂?” 展见星找到说话之人,目视他淡然回话道:“我幼时邻家有果农,曾听他说过,银杏单株不能结果,必得双株多株成林才可。若无并蒂,何来白果得食呢?” 所谓并蒂者,是指并排生长在同一根根茎上的花果,银杏只是并栽,不能完全算作“并蒂”,但一棵树居然结不出果子来,把这个在场大多数人不知道的冷门知识做一做延伸,从文学角度来说,又是说得通的,众人也能接受。 说话之人就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连礼部尚书都点头:“衙门里这棵银杏树不少年头了,从来没结过一颗果子,我只以为它年头还不到,不想里面居然有这个缘故。” 银杏成果期极长,得起码二十年以上才有可能结果,所以民间才有“爷种孙得食”的俗语。 疑问解开了,又没解开——不论从事实上多说得过去,无法解释探花郎为什么当着皇帝面作出这么一首诗啊。 连唐如琢那样年纪更小的还知道多备上一首专门颂圣的呢。 一定要找个理由,那只能是探花有意标新立异,显摆自己了,并蒂的答案掀开以后,整首诗的格调又回来了,诗中的气氛渲染得也好——只除了它不应该是一首应制诗。 到底怎么样,要看皇帝的最终裁决,剑走偏锋可能走到皇帝的心坎上,但更有可能踩空了脚,把自己摔个半瘸。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皇帝那边,皇帝在这瞩目之下,终于重新露出了笑意:“唐如琢的词很好,不过,朕更偏爱探花郎的,有情有理,也有趣。” 说到“有趣”的意思,他语调放慢,话意深长。 展见星不卑不亢,躬身道:“臣斗胆越矩,谢皇上夸赞。” “好了,你们继续热闹,朕乏了,该回宫歇一歇了。”皇帝站起身来,瞥了一眼展见星,“探花郎跟朕来,领你的赏赐。” “是。” 在一片羡慕的目光中,展见星脚步稳稳地跟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诌个诗真难,想偷懒还不行,偷懒星星形象立不起来,就四句把我肠子快诌打结了,然后爷种孙得食这一句是引用,不知道出处,好像就是民间谚语。 然后,明天回大同,去给小九暴击~ 第73章 乾清宫。 宫人被全部屏退出去, 皇帝独坐在御座上。 展见星跪着。 “你胆子很大。”皇帝似笑非笑,开了口。 展见星微微低头:“臣非有意冒犯圣驾,只是苦无机会单独面见, 如此大事,又不能传与第三人知, 所以不得不借赋诗微露一二。” “你倒也痛快, 一问就招了, 没叫朕再猜哑谜。”皇帝点点头, “说吧, 你怎么认得的钱氏?” “钱夫人是臣少时蒙师之女——” 这一句一出,皇帝忍不住有点惊讶地打断了她:“你与钱氏原是旧识?” 展见星道:“回皇上,是。臣十岁时,在钱家开设的私塾随钱夫人的父亲钱童生读书,一直念到十二岁。” 她有意把年纪说得十分清楚, 乃是为了向皇帝表明,以她当时年岁,不会和钱淑兰生出什么过分的情愫, 双方不过认得而已。而两年的时间也不算短了,她因此替蒙师之女出头,也很说得过去。 皇帝确实没有多想, 他只是道:“那你后来又是怎么见到了钱氏?她给你送了信?” 展见星摇头:“钱夫人困于深庵,哪里能联系上臣。是臣进京赶考时, 错过宿头,机缘巧合之下, 才误入了庵堂。” 皇帝道:“哦,就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