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节 (第3/4页)
也特别大。 唐知宜过来做尽职调查的这个项目,就属于券商有点坑,没有做好主导工作,疯狂给律师和会计师添乱的团队。 团队里的领导是真大佬,将几千万的项目谈下之后就挥挥衣袖不来现场了,然后,坑坑的手下就出现了,当然,由于国内各大券商公司的入职门槛相对较高,能进来的肯定都是有闪光点的,各方面都差的团队早就被市场淘汰了,所以,一般来说,团队风格分为三类。 第一类,最完美的状态。团队的应酬交际能力特别强,业务能力也一级棒,属于谈笑之间,和公司谈笑风生,将律师和会计师收为小弟,万事有大哥出头,美滋滋的往项目成功的目标一同努力就好。 第二类,缺点明显些。团队业务能力特别强,但应酬交际能力很差,有的时候情商还低到公司和其他中介机构恨不得吐血,但也不是不能理解,只要工作做到位了,大家最终可以成功过会拿到钱,不管再怎么气人,都可以相处下去。 最怕的,就是第三类。业务能力特别差,但是应酬交际能力很强,还会宫斗技能,把公司哄得服服帖帖的,今天给会计师上点眼药,明天给律师穿穿小鞋,反正功劳都是他们的,错误都是别人的,假装自己是第一类团队一样。 国内证券业务的中介机构,都属于天花板比较高,真正的大佬厉害的恨不得让同行扑通跪下膜拜的那种,但是,什么行业有大佬,也就有杂鱼,还属于那种要把水搅浑的杂鱼。 唐知宜的业务能力,大概算得上中偏上的律师,认真细致、严谨负责,绝对不会来什么油滑小花招糊弄人,而且背后还有团队大佬坐镇兜底,多少也是个优秀队友。 中介机构也讲究个口碑,唐知宜他们的律师团队,也有不少优秀的券商、会计师团队当小伙伴,有机会大家会彼此介绍一下,继续共事的,但遇到公司自己有想法,要自己来搭配一下三家中介机构,那就只能把希望寄托给运气了。 很明显,这次运气不太好,遇到了第三类券商团队。 刚来项目一周,唐知宜就要忙的吐血,周末根本没法回北京,宋钰也恨不得把券商拎起来爆捶一顿。 什么事情都不做,每天就追在公司后面假装自己很忙,还有着密集的会议安排,天天拉着人开会。 律师这边就唐知宜和宋钰两个人,一旦要开会,唐知宜也要抱着电脑跟着去会议室。 单宋钰记录,这一周的时间里,具体事项确认的小会开了八次,工作进度确认的大会开了两次,再加上每天早晚各一次的工作进度协调会,简直是开会狂魔。 “不管他们,我们的尽调工作做完之后,把缺失的材料清单发给公司就可以走。”由于券商不怎么做事情,导致唐知宜的工作量变多,还被拖着去开各种协调会和工作进度反馈会,极其的耽误时间。 别说和顾念西发消息的时间,就是每天睡够七个小时都够呛,唐知宜刚水灵了没两天,立刻就被熬夜折磨的有点脸色发白。 宋钰应了一声,然后看着唐知宜在用指尖摁压眉心,忍不住小声劝道,“唐姐,要不然你去隔壁的办公室沙发上休息一会儿。” “没事,对了,你发给公司和券商的资料通通留底,最好以pdf或是扫描件的形式。”唐知宜有点烦躁的捏着前两天就吃完的鲜花酱小罐子,让玻璃瓶自带的钝角压在手心,带来闷闷的凉意,“这个项目不一定能做下来,宋钰,会计师那边有什么材料我们也要一份。” 公司情况不同,项目也是有风险的,唐知宜他们也不是接到项目之后就必须做到最后,如果超出了律所的风险控制标准,他们是可以结束项目,把手里的工作暂停或是终止的。 唐知宜提醒宋钰,就是想让她留痕以备不时之需,免得到时候出现几家机构扯皮,把她和宋钰卷进去。 不是唐知宜过分谨慎,而是她差点吃过这个亏,刚入行的时候,唐知宜遇到的券商就是这种类型的,那个时候她的工作经验还不太多,有些事情没有足够的敏锐度,被坑了好几次,好几次加班通宵,都快要气的掉眼泪。 唐知宜之所以考cpa,也是被这个项目折腾的后遗症,券商没有做好协调工作,让她根本不知道一些财务数据是否正常,隔行如隔山,她看不懂那些数字,只能厚着脸皮去麻烦会计师,拜托小jiejie们帮忙讲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