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_第5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7节 (第3/3页)

他闺女的话来讲:就是有缘分就教,没缘分就不教。能不能学会全看个人,不用顾虑太多。

    所以程茂林才教给找上门的程立邦,而不是把侄子们喊来都教了。

    不过,因为程立邦暑假经常上山采药,跟程柳、程叶、柳青青三人遇到不少次。后来几个小姑娘问过他后,知道他采药换钱的事。虽然普通药材不值钱,但是积少成多,谁都不嫌钱多。

    于是程柳她们也跟着程立邦学会采集晾晒几种药材。他们甚至打算等七彩下次回去,再跟她学几种。几个孩子真打算自己赚钱上学了。

    七彩教给堂兄几种简单的药材后,看家里没啥事,就跟师兄回了市里。

    早在上次七彩走后,程茂林定制的石磨做好后,已经运回家来。程茂林抽晚上有空时磨了点白面,虽然不如机器磨出的面白,可胜在是细粮,黑点也比粗粮好吃。

    程茂林给爸妈送去几斤,是偷偷孝敬他们的。他嘱咐他们偷偷吃点,别亏了身体。至于程爷爷程奶奶舍不舍得私下吃白面,程茂林当儿子的没法管了。他都孝敬了,吃不吃爸妈的事。

    程茂林还磨出一些来,留着闺女再回去时,给送周师傅一些。也给姑姑家送上二斤,算是报答他们收留七彩住宿的情分。剩下的那点面,程茂林和李秀珍舍不得多吃,除了给大儿子偶尔改善生活擀面条或烙饼吃,大部分留给小儿子吃。

    对此,立国和七彩都没意见。谁让立远最小,嗓子最细嫩,吃不下粗粮呢。大的让着小的,是这年月大部分家庭都会经历的事情。

    临走时,程茂林给七彩装上两份白面,他交代给七彩,“多的那份你拿到你师傅那边,少的那份是给你姑奶奶姑家的。”

    七彩跟师兄带着白面和口粮跟回了城里。

    周师傅和程方秀见到七彩拿回白面,还以为是麦收后程茂林家分了麦子新磨的面。

    两人都这样说的:“农村好不容易才分点麦子,你们不留着自己吃,拿给我们做什么?”

    七彩:“这是我爸的一点心意,不多,师傅(姑奶奶)就收下吧。”

    “下次别带白面了。要是有不花钱的野味,可以带点回来。”

    两人也是好意,不想程茂林家花钱送这送那,又不是外人,那样多见外。

    后来七彩再回家时,程叶、程柳她们果然找上门,又学了几种复杂一点的炮制药材的方法。这几种药材价格要高点,学会以后攒钱更方便些。

    七彩没有吝啬那点知识,都教给她们了。

    没人的时候,杜念生跟七彩说:“你家的堂兄妹都挺向学的。”还知道自己赚钱上学,并且愿意付出行动。

    一般农村孩子可没有这种见识。

    一般而言,这年头的农村孩子,父母让上学的,有的甚至哭着闹着不愿意去;有的去了,跟着学几天嫌老师管得多,在学校坐不住,不想去了;大多数是上了小学会识字算数了,大人不让上了。

    因为那时孩子大了,能赚工分了,去上学却得花钱,不如回家赚工分攒钱,该娶媳妇娶媳妇。娶了媳妇生了娃,组建了家庭,一辈子就扎根农村了。

    只有极少数的农村孩子能意识到:上学才是有出息的唯一出路。

    七彩感叹一句说:“是啊。可是农村孩子想上学真不容易。”

    很多女孩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无疑她是非常幸运的,遇到一对疼孩子的父母,还不重男轻女。

    杜念生:“可不是吗。农村来钱的门路少,攒点钱不容易,不舍得花钱送孩子上学。可是不送孩子上学,孩子就没机会进城上班,不进城还是得一辈子呆在农村种地……”

    这样以来,结果不言而喻。

    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真帮不上多少忙,只能先顾自家亲戚了。

    开学之后,程柳总算是复学了。也许因为她这一时的努力,会改变自己的一生。

    七彩得了师兄给的人参钱后,暂时手头不缺钱,就专心跟着师傅学习,也不费劲儿采药换钱了,正好把精力全用到学医上。

    她手头有钱之后,也没有把钱拿给爸妈,而是不断往家买东西。有时是爸妈念叨过的家里需要的东西。虽然家里需要,可是爸妈不舍得买,七彩就会买回去让爸妈惊喜一下。多数时候,她还是给哥哥和小弟买点零食回去。

    爸妈问七彩哪儿来的钱,七彩就说是师傅给的零花钱。弄得程茂林和李秀珍怪不好意思的。总觉得闺女跟周师傅学医,周师傅还给孩子零花钱,简直是打着灯笼难找的好师傅。

    因为这,家里但凡有点好东西,他们就想着给周师傅送去,一来二去,两边处得关系越发亲近了。有了七彩这条中间纽带,他们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