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尽欢_分节阅读_130 (第1/2页)
但是日子长了,尽欢帝仍然像是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一样,闲言碎语就起来了,说是尽欢帝不是问心无愧,不屑解释,而是心里虚着,不敢解释,怕露出马脚。 左臣对此,只是冷哼,不与掺和,但是偶尔眼里暴闪精光,很有几分当时尽欢帝出征羊谷时,朝中重权皆在他手的志得意满。 跪求宫门之事发生后的第二十二天,尽欢帝终于出现了朝堂之上,衣着严整,表情祥和,仍然是君临天下的王者霸气,看着百官欲言又止,也不出声问询,只风轻云淡听着身边太监吼了一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文官之列上首第一人立刻走了出来。 尽欢帝眸子中闪过一丝诧异,却是立刻明了。 ——怎么的,那背后之人,居然大手笔到能将左丞拉入阵营了么。 “臣有事奏。” 左丞声音琅琅。 尽欢帝袖口一拂,仍然是淡然若水的表情,满是威仪地微微颔首,示意左丞但说无妨。 “二十二日前,臣闻有侯掌故,太常卿,李博士等四人跪于宫门前,以当年皇上奉天登基之事相询,然而数个时辰之后,皇上仍未给予回应,侯掌故等同仁惶恐,百官亦是困惑,虽皇上是依着先帝遗旨,坐掌天下,于情于理都无需解释,但是既然侯掌故等有疑,为何皇上不肯开金口赐答呢?” 左臣面上是恰到好处的疑窦,拱手在胸前,低垂了眉眼。 尽欢帝笑了一下,倒不急着回应,只是环顾群臣,问道:“诸位爱卿,可是与左丞一样有此疑问?” 群臣面面相觑,却是鸦雀无声。 尽欢帝见此情形,心里冷笑于众人的有心无胆,而后回头看着左丞,顺水推舟地说道:“无人回声,那看来与侯掌故一样,对当年之事存有疑虑,在这满朝文武中,便只有左丞了。” “微臣不敢!” 左丞听出尽欢帝话里有话,似乎是要将罪责往自己头上丢,连忙跪地磕头。 六个月前,古妃当众将祸害羊谷传信人的罪名扣押在左丞头上,还随着众愿,开恩般说了一句‘他若是不好好处理政事,本宫便不会再留情面’让左丞生生背上了犯有前科的恶行,自此便需更加谨慎行事,尽欢帝回潮之后更加明里暗里裁剪,贬谪官员,将左丞门下的十数名朝臣卸去了辅佐的能力,左丞实力大失,再难掀起波澜。 所以,虽然左丞心有不甘,忿恨难当,但是听闻此事之初,他仍然选择闭口不言,免得惹火烧身,将自己本来已经不尴不尬的境地再弄得更糟。 但是,今日左丞却莫名斗胆,将此事提了起来,即刻上奏尽欢帝,措词温和,却是想借着众臣的好奇之心,一同逼问出尽欢帝的话。 只是天不遂人愿,百官怯懦,即使见到左丞打了头阵,仍然不敢应和,连跪于宫门前的几人都不同噤声,倒是让尽欢帝占了上风,左丞又给自己多包揽了不必要的祸端。 “还有什么敢不敢的,左丞都已经问及了。” 尽欢帝摇了摇头,敛回轻笑,又打量了一边欲言又止的百官。 看这副样子,倒都是存了胆怯,不敢齐声询问,心里却是对此事好奇至极,自己还是‘解释’清楚的好,免得朝臣们有私下里议论纷纷的。 尽欢帝清了清嗓子,说道:“不过,左丞有一句话倒是说对了,既然有疑,孤便说个清楚,否则左丞与侯掌故等人心存疑窦,晚上便要睡不安生了。” 左丞心惊,被尽欢帝又一招绵里藏针打得气血翻涌。 早知如此,真是不该同意那个黑布蒙面,来去无踪的少女的威逼利诱,让自己陷入如此进退不由的境地。 看皇上面不改色的样子,就算不是问心无愧,必然也准备了万全的说辞,可以让百官彻底信服,不再有疑,而且,当年夺位之争的皇子们都被赐死,内亲外戚远方边疆,太后也自缢身死,了解内情的人都已不在人世,稍稍有些头绪的那些老头子们又不肯帮衬着点,那是是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