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9节 (第1/3页)
他上半月来寿安宫走动,太皇太后其实很高兴,当下并未急着遣散众妃,而是问道:“允承这个时候来,是有要事吗?” 那的确是。 赵允承视那群后妃若无物,开门见山道:“还请皇祖母写一道赐婚懿旨,好叫天下人知晓,孙儿七月十三要与秦家女郎大婚。” 周围的妃子闻言,睁大了眼睛,什么?摄政王又定亲了? “瞧我……”太皇太后经他一提醒,也记起这事儿:“老糊涂了,竟忘了这事儿。”然后命曹峰:“去拿笔墨来。” 曹峰甩着拂尘一拱手:“喏。” 接着太皇太后便当着众多宫妃的面,口述了一道懿旨:“今有秦府三女郎秦嫀,淑慎性成,克娴内则,特赐婚与摄政王为王妃,择日完婚。” 赏赐什么的,就不必写上去了。 他日她撒手人寰,这寿安宫的私库,必然是留给允承的子嗣。 一众宫妃惊疑不定,互相面面相觑,这秦府三女郎是谁? 倒是有几个宫妃记性不错,记得三年前,太皇太后也曾给一位名不经传的秦二娘子赐婚,只因身份太低,无人注意罢了。 难道其中有牵扯? “谢皇祖母。”赵允承得了懿旨,瞥了一眼曹峰:“明日便去宣旨,不要太早,也不要太迟,明白?” 曹峰连忙道:“喏。” 摄政王这一记眼刀子,实在是太让人手脚生寒了。 “皇祖母,那孙儿便告辞了。”赵允承来如一阵风,去也如一阵风。 太皇太后这里人多,便不管他,继续笑着与众位后妃说话:“这孩子也老大不小了,哀家只望他以后成了亲,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既是太皇太后自个挑起的话题,众后妃便不客气地问道:“太皇太后,不知那秦府三女郎是为何人?” 他们找遍全东京城的适婚贵女,也没有一位姓姓秦的贵女。 太皇太后在后宫yin浸多年,自然知道这群人必定会瞧不起言言生母的出身,但也没瞒着:“允承心仪的女郎乃是普通人家的小家碧玉,哀家见过了,是个有福气的女郎。”她笑瞧着各位:“允承疼她如心尖宝,从小家碧玉到摄政王妃,将来荣宠一生,这难道不算福气吗?” 后宫这些守寡的女郎听了,想吐槽些什么,但终究心中酸溜溜的,因为吐槽之前想到了自身,出身良好,花期正当,却成了后宫的一群寡妇。 到是那出身普通的小家碧玉,一跃成了摄政王妃。 前阵子听闻,摄政王一口气遣散了整个王府后院,想来背后的原因,就是为了迎娶新王妃。 果真是荣宠。 且不说秦嫀在这里遭了艳羡,那摄政王讨了懿旨,便出了宫门,自然想去秦府打个转,却又近乡情怯。 此次的确是沾了白衣的光,他这般过去很有些没脸。 万一秦三娘仍旧对他不冷不热,岂非自讨没趣。 摄政王想到这,打马回王府,等懿旨下了再说。 第二日上午,一个非常适宜的时间,懿旨来到秦府,竟是太皇太后赐婚与他家三娘子,封为摄政王妃。 宁静的秦府一下炸了锅,毕竟除了主子们,许多下人都不知晓三姑爷的真实身份。 秦嫀不意外地接了旨意,听了曹峰大人的许多好话,她亦温婉对答,然后不拘束地给了一个荷包。 以前觉得这样做不妥,但后来才知晓,宫人们对钱财是来者不拒的。 曹峰果真笑眯着眼连忙道谢:“多谢秦三女郎。”他可不糊涂呢,这位小娘子从商户女郎一步步走到摄政王妃,顺风顺水,还诞下小世子,以后必然荣宠一生,他巴结还来不及。 “大人客气。”秦嫀笑着将他送出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