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第2/3页)
货物的规模也扩大到了丝绸,瓷器,书籍等等。一直到现在,李家俨然成了汴京城的首富。可蒙古侵金以来,关卡严密,路上土匪流寇遍地,进了漠北地界蒙古人还要征高额的税,不但是李家,各地往北去的商家都感到压力空前。比如前两年李家若要发财,还得靠李桦带着一众人等铤而走险。 “老爷,不管是女真人还是蒙古人占着汴京城,我们家的买卖也是要照做的,只不过若真有买卖也做不成的那天,保命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一家人要想办法活着在一起。”白氏柔声安慰李德福和儿子们,老太太的话温和却又刺耳,听着便让人唏嘘。 半晌,李老爷子抬起头,“夫人说的是,当下要静观其变,不要自乱了阵脚,桦儿啊,你带着家中护卫商队的侍卫明天起把守家中安全,城外战事一有动静立刻向我报告。” “是的,父亲。”李桦点头领命。 “孩儿记得了。” “行了行了,我也累了,都散了回去睡吧。”李德福疲倦地站起来,拄着拐杖,几个丫鬟小厮搀扶着李德福和白氏回房去了。 院内的下人面面相觑,不一会儿也做鸟兽散。只剩下李家两位少爷静静地相对无言。 李彬神情恍惚地回了房,直到摸到了被窝才算暂时缓了神。窗外不时传来炮火与喊杀声响,令李彬这个十几岁少年也不禁跟着热血沸腾,恨不得立时披挂上阵与蒙古人大战三百回合。 也不知这般躺了多久,窗外的月亮都挪了位置。外头的声音似乎小了一些,李彬又倦又乏,把身子圈成虾子形,头颅整个埋进被子里,后脑勺冰冰凉隐隐作痛,好似遭受重击一般。李彬心道不好,头疼病又要犯,怕不是方才回来的路上吹风着了凉。 他与元泓的担心果然应验在了今夜,方才大哥二哥虽说都逞强劝慰父亲,可人人都清楚,金国人这半壁江山已是强弩之末,汴梁撑得过今天明天,也撑不了一年半载,沦陷是迟早的事。 大嫂临盆在即,肚子被自己未来的小侄儿撑得溜圆,平日下地吃饭都得丫鬟们搀扶。 二哥盼了这么久的春闱,终究是幻化成了泡影,不知他该多难过。 黑暗里,李彬伸手到枕头下摸索出那块晶莹剔透的红宝石,借着窗外透进的月光闪烁着微弱又锐利的光芒。 元泓说这是他的“护身符”,但不知这“护身符”能否保佑李家度过此难关。” 李彬紧握着那块石头放在胸前方觉得舒心,逐渐安稳下来。 第二日起,李家便停了买卖,封锁宅门,李彬理所当然也被关在家中。学堂遣人送信来说是停课,李彬便没有理由出门了。 他百无聊赖地捧着本《大学》,却没认真读,只把书页翻得噼啪作响,城门方向隐隐传来擂鼓和喊杀声,偶尔还有如昨晚那样巨炮声响。 李彬到底还是个少年,从未见过什么是攻城什么是打仗,可现在宅子四处都有守卫把守,李彬只好摸到院子边,扒着墙头往城门那边看,奈何个子不够,脖子伸长成大鹅也只能看见空中飞射的石块箭矢。反倒因为过于专注被巡逻的守卫发现,然后被礼貌地“请”下了墙头 被那些玩意儿砸到了头估计是要够呛了吧……李彬想想不禁缩回了脖子。 下午时李杭回到家中,李福德早已坐不住了,把儿子叫进屋内问东问西,李彬也好奇极了,跟着跑进去大大方方地偷听。 李桦表情肃穆,眉头几乎皱成川字,频频摇头,李彬回房时只隐约记得“死伤惨重”“粮道被断”弹药不足”这些字眼。 李彬虽未打过仗,但却听过说书先生讲的金戈铁马,纸上谈兵也是懂得一些的,城外蒙古人有备而来势如破竹,城内守军苟延残喘弹尽粮绝,这已经不是输赢问题了,汴京的存亡就在旦夕之间。 伴着声声喊杀李彬想的却是冬枝柔软的胸脯,丰腴的大腿。自己今日不能去找她,算是失约了,昨夜才跟她说的今天会去陪她。 十六岁的少年正是蓬勃萌发的时候,尝过女人的滋味后更是欲罢不能。所以李彬的手不自觉的摸进了裤裆。 李彬握着自己的东西抚摸摩擦着,拇指摩挲着前端,弓着身体,随着一声几乎砸塌城门的巨响射了一手**。他爽得两眼泛白,双腿直抖,抬头无神盯着天花板。 若是汴京城完了,那我也完了…… 浑浑噩噩过了十六日,每日里除了炮声就是鼓声喊杀声,李彬的耳朵脑子几乎麻木。 第十七日头上,李桦打探消息归来,只说了一句话:“汴梁完了。”说罢低头不语,李彬分明看到坚强的大哥眼里闪烁着水光。 李德福拄着的拐杖抖了起来,呆站片刻,又颓废坐下。“怎么讲?” “城内守军死光了,粮食也没了,崔将军决定议和投降……” 李桦顿了顿,嘴唇颤抖起来,“而且……而且,死伤人太多,再不控制恐怕城内将闹瘟疫,街……街上到处都是尸体。” 李德福再也忍耐不住,老泪纵横,一根拐杖狠狠戳地着地砖,仰天长啸道,“造孽啊……造孽……” 入夜,喊杀声似乎是没了,偌大的汴京犹如死城,静得可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