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下山 2 (第3/3页)
除此之外再无长物,在雪夜里看起来颇有些素净单薄。 但对方似乎感觉不到寒意,只站在庙前雪地里,偏头往谢逢殊看过来。 他不知在那站了多久,神情无悲无喜,目光落在谢逢殊身上,清冷如同东隅山岭最高处的积雪,冻得谢逢殊一个激灵。 谢逢殊拱手行了个礼,道:“这位……” 他顿了顿,不知该怎么称呼合适,最终斟酌着道:“这位修者,可曾见到一个身着红衣的妇人,还有一个小孩?” 对方没有答话,只是站在寺庙门前的台阶上,远远看着谢逢殊。 眼前的和尚身上没有魔气,僧袍拂雪却不染纤尘,更不知严寒,大概是久居山中的修行之人。 谢逢殊这么想,干脆遥遥一拱手,自报家门。 “在下凌衡仙君,谢逢殊。” 听到这句话,片刻之后,庙前的和尚对着谢逢殊道:“进来吧。” 语毕,也不管谢逢殊听没听见,转身推开门走了进去。 谢逢殊正愁没处落脚,也不管对方态度如何,抬步跟着人进了庙。 他推寺门而入,先映入眼的是一方庭院,院内青石铺地,两旁都是茂密的修竹,于雪夜之中透出一抹青绿。 外面冰天雪地,庙内却地面干燥,不见一点积雪。院前方不远处是一间法堂,隐隐透出一点光亮。 见白衣和尚脚步不停进了法堂,谢逢殊顿了顿,还是厚着脸皮跟了进去,边轻咳一声:“路过宝地,打扰——” 话还没说完,谢逢殊见到殿内的光景,下意识收住了声。 这间法堂很大,也很奇怪。 与其他寺庙供金身佛像,燃灯焚香不同,这间法堂内没有一座塑像。法堂除去两扇门窗,其余三面墙都是灰白的石面。比起庙宇法殿,更像是一间石室。 若仅仅只是这样当然不算什么——三面石壁之上,居然刻了无数佛像浮雕。 浮雕凹凸不平,诸佛各异。有的端坐于云端低头,似是俯视众生;有的闭目拈花一笑,一副禅定姿态;还有的持着宝器脚踏恶鬼凶兽,面露凶色,威严无比…… 三面密密麻麻的佛像,或笑或骂或坐或卧,姿态动作居然没有一个重复。 谢逢殊好歹也在仙界待了几百年,看了一圈心里便有了大概。 自在天一千佛、无色天一千佛、大梵天一千佛——三面墙上,刻了佛家三天里共三千神佛。 谢逢殊在外面看这座庙宇有些寒酸,进来方知另有一方天地,至少这间法堂就玄妙得很。 但除满室浮雕之外,这屋内的东西也太少了点。 谢逢殊将目光从石墙上收回,落在前方。 正对着那面墙之下有一张乌色供桌,桌前放着两个素色团蒲,桌子中央供着一盏长明灯,正是刚才对方手中所持那一盏。 佛灯很小,约莫一掌长度,通体洁白如玉,灯身没有任何装饰,古朴至简,灯座为九瓣莲花,中央跳动着一束微红的火焰,更显屋内空荡。 佛家认为灯可正心觉明,求解脱者以身为灯台,心为灯柱,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如灯火,能照破一切痴暗,转相开示*。所以各个佛寺法殿向来供灯众多,甚至成百上千盏,以求照破暗冥愚痴。 但这个法堂内连一炷香都没有供奉,只供了这一盏灯,烛光微弱,与三千神佛的威仪之像实在格格不入。 谢逢殊只觉得从自己入东隅以来处处透着怪异,包括这座山间野庙。眼前的人却已经落座蒲团之上,阖目一副禅定姿态。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好歹也是个佛寺,眼前这和尚虽然态度冷淡了些,但一身僧衣禅骨,不像是什么妖魔邪祟。 谢逢殊这么想,打算也一齐落座。刚刚动了一步,猛然听见一声粗哑低沉的怒喝。 “绛尘,你可知悔?!” 这声音宛如惊雷,谢逢殊猝不及防,跟奓了毛的猫似的,立刻被吓得止住脚,握住刀柄转头看向声音的来源。 他原以为还有旁人在,可屋内一览无遗,除了他跟和尚连个活物都没有。 谢逢殊迟疑着正待收回目光,却看见左边墙面上的浮雕中,一尊石刻佛像的头颅居然动了起来。 那座石佛只有半臂高,反持金刚杵,脚踏白额虎,赤足坦胸。身躯还是僵硬冰冷的雕像,脑袋却缓慢转动着,发出“咔咔”的刺耳摩擦声,浑浊苍白的石眼也跟着一点一点移动,直到看见了前方的白袍和尚。 石像的脑袋终于停住了,死死盯着眼前的和尚,粗声粗气地又喝了一遍:“绛尘,你可知悔?!” 谢逢殊:“……” 连佛寺里都能闹鬼了,这什么世道? ※※※※※※※※※※※※※※※※※※※※ 星号处出自《达摩破相论》,特此说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