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珠玉_红楼之珠玉_分节阅读_1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红楼之珠玉_分节阅读_15 (第2/6页)

了界,一个文曲一个文昌,由此人世间便一个玉哥一个侯子卿,都还未来得及脱胎转世呢~若是才学真如谭兄所言那般,我想应是无甚问题的。”随后便将自己心中所想道与他二人。

    贾珠此番是欲聘请了这叫杜世铭的,总归只要寻个借口辞了那贾雨村,便如应麟所言,聘谁都不是问题。而既是欲聘请了这杜世铭,若是就此贸然地辞了另外二人,好歹他二人还是来信求职的,怕是难以服众,只恐他二人便也纠纠缠缠地不肯轻易地离去。遂不若出一考题,令他三人作答,道是三位皆是大才,然可惜了府中惟有一席,只得取了其中一位而舍其他。不敢贸然取舍,遂只得谨以一诗题在此,求诸位不吝珠玉,大笔一挥。诗成者,当即拜从;诗不成者,请求稍谅。

    煦玉听罢,亦是正合心意,当即便道此番由他拟这诗题,随后便命店家撤去残席,又命执扇咏赋研墨润毫,随后便试拟了一题曰是“咏圣人之书”,三十韵,随后随手捡了三十个生僻字作韵。

    拟成之后尚且洋洋自得地交与贾珠与钦思二人观看,道曰“这圣人之书他三人定是读了不少,可写之材很多”。他二人阅罢,钦思干笑数声,说道:“若是以此题考较他三位,三位怕都要退位让贤了。”

    贾珠则道:“玉哥,你这考题一出,怕是除了你本人,无人可以作答吧。莫若此番依了我……”说着便从煦玉手中接过笔写道,“莫若就以‘仁智信义是吾师’为题写一首七律,每句限押‘仁、智、信、义’的韵好了。”

    钦思见罢叫好:“这题目亦属平常并不烦难,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煦玉则道:“这题目未免太过简单,难以考较出水平。”

    贾珠闻言斜睨煦玉一眼对曰:“我的林大才子,你道是人人都如你这般才高八斗吗?放过我们这些普通民众可好?”|

    ?

    ☆、第三十四回 避雨村贾珠使妙计(二)

    ?  煦玉闻罢这话颇为不自在,贾珠见状笑着拍了拍其肩以示安慰。这事便按贾珠所道那般定下了。却说贾珠如此命题自有道理,话说那贾雨村可谓一世jian雄,抱负是有才干不缺,只是偏爱投机取巧还顺带着过河拆桥,乃典型的墙头草的角色。与这等人拉上关系今后便是尾大难掉,莫若远远地避开为好。而这贾雨村不乏才干,但人品欠佳,此番贾珠这考题专门用来考较人品,届时即便你雨村如何狡诈,怕也难以自圆其说,毕竟他胸内最缺之物便是那“仁智信义”之类的人品。兼了此番谭钦思那名杜世铭的友人正是品德高尚、光明磊落之辈,较雨村更是高妙,如此高下自分,届时林家便有理由将那雨村辞出。

    随后三人又吃了些茶果,叙了些今后的计划行程之类,只听钦思道曰他近日均会留在京城,若非在家便在五王府。又道曰这之后若有机会,可向他们引荐一番自己的小兄弟。一旁珠玉二人闻罢好奇问道:“不知谭兄那位小兄弟是何方高人?”

    谭钦思则答:“我那小兄弟姓柳名湘莲,亦是世家子弟……”

    一旁贾珠闻罢这话便也了悟,原是柳湘莲啊。却说那柳湘莲与这谭钦思本属同道中人,都是不喜读书颇好舞刀弄枪之人,二人倒也算志同道合,也无怪乎他们能有些来往认识。不过与这号江湖中人结交一番倒也无甚害处,搞不好今后还能有意想不到的用处。而一旁煦玉听闻这柳湘莲亦是不喜读书之人,心下便有些兴致缺缺。二人听着钦思讲了一阵,便又将话题转向别处。待换过两次茶之后,三人便也结了账出了丰乐楼,告辞之后各自归家。

    此番煦玉先回林府,将贾珠所提的择人之法告知与应麟。应麟闻罢好笑地说道:“不过为哥儿姐儿选一西席暂且教导一段时日,此事在为师看来无关紧要,未想此番珠儿竟也插手这等闲事,还特意想出了这一作诗择人之法。以珠儿为人,其中怕是有甚玄机才是……”

    煦玉闻言问道:“先生此话怎讲?此事有甚玄机?”

    应麟则答:“为师不知,这只是为师的猜测,或许只是珠儿一时心血来潮亦犹未可知。”

    却说之后煦玉将之前与贾珠商议好的对策去信回复与林海,林海首肯。而与此同时,谭钦思亦去信与他友人杜世铭,将扬州巡盐御史家欲聘请西宾一事告知与他,令他前往求聘。而杜世铭在此之前却是早已闻知林海大名,如雷贯耳,兀自仰慕倾心,遂此番亦是欣然前往。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