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侯门骄妃_分节阅读_82 (第2/4页)
说完周承辉的优点,姜太后再次以情动人,“那孩子也是可怜的,从小跟着咱们长大,之后又开了府自住,跟他那个父王,还不如咱们亲近呢,皇上你要不为他做主,以后这孩子靠谁去?立他做了太孙,以后跟在皇上身边,也学着理事,也跟他二叔好好亲近亲近,将来你真飞升了,也放心一些。” 周璨说实话,姜太后见的也不多,所以孙子跟曾孙比起来,还是周承辉更重要,也只在保证了自己宝贝曾孙的未来,姜太后才能真正的阖上眼,而且曾孙的未来保住了,孙子自然也是无虞的。 姜太后都将话说到这份上了,建安帝不由不心动了,这确实是个最好的方法,自己那个长子,如今也三十多了,如今就算是将他从太子府里放出来,带到身边亲自调教,只怕该歪也歪了了,而二儿子,也确实如姜太后所说的那样,再加上还有个眼睛里揉不得一点儿沙子的顾氏,只怕郑氏一脉,都落不得个好来,到那个时候,还有原先站在太子一边的那些大臣们,朝堂上只怕又要一场动乱。 还有那些一直支持周琛的大臣们,真叫他们立下了这“拥立之功”,儿子将来拿什么辖制他们?就连顾培正,从顾氏这边算起来,还是昌王的表舅。 何况那块所谓的“祥瑞”,还扔在外殿呢,光天下昌那句,就叫建安帝跟吃了只苍蝇一样,敢情非要这周琛做了皇帝,天下才昌不成? 更重要的是那句先张天师留下的谶语,建安帝也曾问过现在的天师,也没有从他嘴里得出句实在话来,这建安帝还真不敢冒这个险,将太子从太子府里给放出来,现在权衡之下,倒真是姜太后这个主意最好了,儿子不行,他还有个可心的孙子呢,将来自己飞升了,儿子乍出太子府,连个得力的人手都没有,而孙子却已经长成,这江山也就等于直接交给了孙子了。 姜太后看建安帝的脸色,就知道他是心动了的,柔声道,“不如这样,外头那些人不是成天逼你么?你明个上朝,就将这个意思给他们露一露,这立太孙,到底是国事,我一个老婆子,也不过信口一说,叫那些老臣们来议议,顺便也叫大家评评咱们辉哥儿,是不是个可堪造化的。” “成,就按母后的意思办,”建安帝这个时候,已经明白过来,说白了,姜太后心里还是偏着太子的,但母亲没有跟自己耍心眼儿,更没有拿个孝字来逼自己就范,建安帝还是可以接受的,何况这事儿放到了朝堂上,如果朝臣们纷纷反对,到那个时候,姜太后也没有理由再来跟自己歪缠了。 如果朝臣们都赞成,那就更好了,昌王也没有话说,而且大家没有翻脸,将来太子真的登基了,只要顾氏跟周琛安分,一个逍遥王爷还是可以保证的,真不行,自己再下道旨意来,保证他们母子的平安就是了。 等建安帝走后,姜太后直接瘫软在锦榻上,对于一个年逾七旬的老人来说,今儿个是实打实的一场硬无仗,好在,这场仗她是打赢了。 “娘娘,奴婢去请太医过来,”姜太后身边的嬷嬷看到主子脸色苍白,眸光昏沉,也吓坏了,几个人将姜太后硬扶了起来,放到床上。 “不必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能传太医,你将郭老夫人给我的丸药拿来,给我服上半颗,一会儿就缓过来了,再叫人往皇后那里送个信儿,就是事情成了,外头的事,就靠魏国公了,”姜后太摆摆手,疲惫的闭上眼,为了自己的宝贝曾孙,也为了大晋的江山,她只有拿命来拼了。 ☆、第116章 一百一十六又拜了个老师 一百一十六、 建安帝从慈宁宫出来,就将自己关进了无极宫,直到第五天头上,才在临朝的时候将自己的“新”想法拿出来跟朝臣们分享。 这立周承辉为太孙的话一出口,直接就将顾培正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以魏国公为首的勋贵们,则个个举双手赞成,更是将周承辉夸的天上少有,地上绝无,而周承辉为什么这么好呢?这功劳则全是建安帝的,如果不是他一直亲自教养,哪里会有这么肖祖的孙子?而且建安帝能想出这么个好办法,更是大晋数代以来,最有为的明君。 如果这个时候,顾培正还看不出这一手是一早就安排好的,他就白做了这么些年首辅了,可乍听之下,他一时还真找不出反对的理由来,太子周璨再无能,周承辉也不是他养大的,而且这些年,在宗族里口碑颇好,书读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