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台行(宫斗)_第5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节 (第4/5页)

也并非是为了一个宫女就要与陛下争执,不过是因为担心圣誉受损,说来说去宣宁长公主关心的还是陛下,陛下宽宏,又何必与长公主再计较什么?”

    “那方丹颜朕有了茂姿后也不计较了。”姬深果然对当年之事还有些耿耿于怀,略带了一丝怨怼道,“只是每每想起来二姐为了一个方丹颜竟当着母后与众侍的面叱责于朕……就算是皇祖当面,看到朕有什么过错也是私下里单独再议,她如此跋扈,母后也不过私下里说了她几句,说什么公然叱责了她恐怕叫邺都上下轻看了长公主……”

    说到这里虽然就住了口,但语气里对高太后的偏袒已经极为不满。

    牧碧微心想高太后也是为难,本朝制度大多都是原本承袭前魏,前魏的公主们,那可是除了帝位做不得,这天下郎君们能做的事情,鲜少有她们不敢做的,高祖时那些参与到争储风波里的公主们可不就是个例子?

    而宣宁长公主乃是睿宗唯一的嫡女,她唯一活下来的meimei同昌公主又比她小那么多,同昌公主出生的时候,宣宁长公主都快下降了,何况睿宗虽然宠爱薄太妃,却不是不分嫡庶之人,宣宁长公主没有干政,只是性情跋扈飞扬,将已经继承了帝位的同母弟弟还当成了寻常人家的姐弟一样训斥于他,这般做法与前朝某些公主一比已经算得上贤良淑德了。

    何况高太后的顾虑也有道理,牧碧微听方朱颜略说了当年之事,还没出孝,就看中了母后宫中年长于己的宫女,这事若传了出去,可比后来他坚持立孙氏为后还要严重!

    那会先帝可是世故未寒啊!

    宣宁长公主这件事上也许有帮助方丹颜的地方,否则高太后未必舍不得杀了方氏姊妹,但更多的定然还是要考虑姬深的名誉——五年前,姬深才不过十三岁,在宣宁长公主看来自己这个弟弟虽然做了皇帝,到底年少,她身为长公主一向备受宠爱,睿宗待她不薄,恐怕闻说了此事时,还沉浸在对亡父的伤痛里,又因为姬深登基未久,心里还没把他当成了帝王看待,自然没能控制住情绪,训斥了他。

    不想这姬深究竟不是高太后身边养大的,与唯一的嫡亲jiejie也记恨这样久,也难怪高太后要设法叫曲氏上位了,不然凭着孙氏那等人挑唆着,将来高太后一去,安平王、广陵王、宣宁长公主这些还不知道会被姬深怎么对待呢!

    第一百四十九章 所谓掩袖工谗

    “当时宣宁长公主正怀着身孕,臣闻女子孕中脾气多少会有些变化,陛下先前几日在祈年殿里陪伴贵嫔娘娘,未知贵嫔娘娘如今是否也与从前不同了?”聂元生含着笑意道,“而且这几年宣宁长公主进宫次数大为减少,除非太后主动召见,平素几不前来,恐怕心中也是为了先前的事情后悔,只是陛下也知道,长公主乃先帝与太后唯一留存下来的掌上明珠,而且女子面薄,怕也不好意思直接与陛下说明,如今趁着春狩之际,陛下任命了楼将军主持,那么长公主也知道陛下宽宏大量,并未以当年之事为记,反而重用其驸马,自然就会下定决心,前来与陛下赔不是了,如此姐弟和睦岂不是好?”

    牧碧微正想着莫非是孙贵嫔自己赶不走莫作司,所以走了聂元生的门路吗?不想姬深对聂元生这番话关注的重点却不同,他沉吟道:“如此到底是朕先低头?”

    “臣记得陛下尚未登基之时,宣宁长公主亦是十分爱护陛下,从前臣随陛下在高祖皇帝膝下伴读,宣宁长公主若得了什么新奇之物,或者觉得好吃的糕点,每每都会留上一份,命人送与陛下,先帝时,长公主更是时常亲自探望陛下。”聂元生动之以情道,“不想因当初长公主孕中情绪变化与陛下生了罅隙,竟不常进宫了,陛下请想,若是长公主与从前一样时常入宫觐见,上一次安平王之事陛下又岂会丝毫不知?”

    他这番话算是说到了姬深的心坎上了,姬深因着广陵王帮着安平王隐瞒,企图叫他担了高太后的怒火一事对自己那两个同母兄长生了忌惮之心,又因为高太后的偏袒心下很是不满,他是高祖亲自养大,因高祖长寿的缘故,先帝睿宗在位不长,姬深在睿宗时回到高太后身边,虽然年纪也不很大,可之前从未一起长时间相处过,高太后对他总不如对嫡长子与嫡次子那么贴心,那时候安平王已经出宫开府,而广陵王尚在宫中——对比之下,这也是姬深对自己二兄不大喜欢的一个缘故。

    如今听聂元生就差明说化解了与宣宁长公主之间的旧怨,在高太后跟前就多了一个替自己说话的人,也可以透过宣宁长公主的不时进宫,不至于像上回那样连安平王请封庶女已经被高太后驳斥了一回都不知道,姬深自然是觉得不错,他懒惰于政事,但对帝位还是很关心的,也知道单凭他受高祖抚养和高祖临终前的遗旨并不能稳坐这帝位,没有高太后的扶持,和这几年来在他与左右二相之间的圆场,左右二相早就被姬深打脸打得没法下台,不想走都不得不走了,他们一走,这偌大朝廷无人主持,必定生乱,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